旦昼
基本解释
第二天的白天。《孟子·告子上》:“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焦循 正义:“旦昼,犹云明日。”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四:“汝旦昼有意羡我,故来相就,将与汝周旋,切勿语人。”
成语(Idiom):旦昼(dàn zhòu)
发音(Pronunciation):dàn zhòu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早晨到中午的时间段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旦昼是一个古代诗词用语,用来表示从早晨到中午的时间段。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旦指的是早晨,昼指的是中午。这个成语主要用来描写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的开始。在现代汉语中,旦昼也可以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旦昼这个成语可以用在日常对话、写作和诗词创作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一天的开始和时间的流逝,也可以用来表达时间过得很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旦昼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蒹葭》一篇中,原句为“旦昼不息”,意思是一天到晚不停息。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引用和使用,成为了一个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旦昼由两个字组成,旦和昼。旦指的是早晨,昼指的是中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旦昼都在努力工作。
2.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旦昼已过。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旦昼这个成语与早晨到中午的时间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早晨的太阳升起,中午太阳高照,代表一天的开始和时间的流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时间相关的成语,例如日夜、晨昏、时光如梭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旦昼,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起床上学。
2. 初中生:旦昼,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中午了。
3. 高中生:旦昼,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我们要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