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碎首糜躯 (suì shǒu mí qū)
发音(Pronunciation):suì shǒu mí q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被杀得粉碎,惨不忍睹的样子。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碎首糜躯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被杀得面目全非,头颅碎裂,身体分崩离析的惨状。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悲惨的死亡场景,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历史记载和口头表达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碎首糜躯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的记载。当时,齐国遭到了晋国的进攻,齐国的公子重耳率领齐军进行抵抗。不幸的是,重耳被晋军所杀,他的尸体被肢解成碎片,头颅被砍断,身体四分五裂,形成了碎首糜躯这个形象的描述。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碎首糜躯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碎首”、“糜”和“躯”。其中,“碎首”表示头颅被碎裂,破碎不堪,“糜”表示肢解、分裂,“躯”表示身体。整个成语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描绘了人被杀得面目全非的惨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场车祸后,他的身体变成了碎首糜躯。
2. 这个恐怖电影中的场景让人触目惊心,血肉模糊,碎首糜躯。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头颅被砍断,身体四分五裂的惨状,形成碎首糜躯这个形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历史,了解不同战争时期的残酷与惨烈,以及人们对于战争的反思和警示。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那个恐怖电影里的怪兽把人变成了碎首糜躯。
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战争的故事,有很多人在战争中变成了碎首糜躯。
3. 高中生:这个小说中描写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战场上尸横遍野,碎首糜躯令人心寒。
4. 大学生:通过研究历史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战争的残酷,碎首糜躯是战争惨状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