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yǐ dé bào dé ㄧˇ ㄉㄜˊ ㄅㄠˋ ㄉㄜˊ以德报德(以德報德)
用恩惠来报答恩惠。《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礼记·表记》:“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镜花缘》第十九回:“日后倘有此事,我们就去救你出来,也算‘以德报德’了。”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以德报德
成语(Idiom):以德报德
发音(Pronunciation):yǐ dé bào d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以善良和正直的品德回报别人的善意和好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以德报德是一种道德准则,意味着对待他人的善意和好处应该以相同的善意和好处回报。这个成语强调了善良和正直的品德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回报他人所给予的善意的道德责任。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以德报德常常用于强调回报他人的善意和好处,或者提醒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保持善良的品德。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教育、工作、家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以德报德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智者孟子。据传,孟子曾经遇到了一位非常慷慨的人,他对孟子非常好,帮助了他很多。后来,孟子遇到了另一位人,这个人也对他非常好,但是孟子并没有回报他的善意。他的学生问他为什么不回报这个人的好处,孟子回答说:“以德报德。”这个故事成为了以德报德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德报德是一个由动词“以”、“德”,以及动词“报”和动词“德”重复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我非常好,我要以德报德。
2. 我们应该学会以德报德,回报别人的善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以德报德这个成语:
1. 将“以”和“德”这两个字形象地联想为一个人,代表着善良和正直的品德。
2. 将“报”和“德”这两个字联想为一个人送给另一个人礼物的场景,代表着回报他人的善意和好处。
3. 将这个场景与自己实际经历过的回报他人善意的情景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以德报德的相关内容,可以学习孟子的思想和其他中国古代哲学家的道德准则。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以德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服人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我会以德报德,对待同学们的帮助和友善。
2. 初中生(14岁):我们应该以德报德,回报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3. 高中生(17岁):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以德报德,回报家长对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4. 大学生(20岁):大学生应该以德报德,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培养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