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祀
成语(Idiom):羣祀(qún sì)
发音(Pronunciation):qún s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许多人一起祭祀神灵或祖先。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羣祀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羣意为众多、许多,祀意为祭祀、供奉。羣祀的基本含义是指许多人一起祭祀神灵或祖先。这个成语强调了集体祭祀的意义和重要性,体现了中国人对祖先的尊敬和对传统信仰的坚守。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羣祀一词多用于描述古代的祭祀活动,现代社会中较少使用。但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或庆典活动中,人们仍然会进行羣祀的仪式,以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羣祀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然而,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非常重要,人们认为通过祭祀可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祖先的庇护。羣祀作为一种集体祭祀的形式,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尊重传统和注重集体意识的价值观。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羣祀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羣为动词,祀为宾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农历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羣祀仪式,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2. 他们每年都会组织羣祀祖先,以纪念先辈的贡献和教诲。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羣祀这个成语:
1. 将羣祀拆分为两个部分:羣和祀。
2. 羣:可以联想为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3. 祀:可以联想为祭祀、供奉。
4. 将以上联想结合起来,即可记忆羣祀的含义和意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的祭祀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羣祀习俗和仪式。
2. 学习其他与祭祀相关的成语,如“祭酒”、“祭坛”等。
3. 探索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了解祭祀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羣祀祖先的仪式,以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之情。
2. 初中生(13-15岁):在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羣祀神灵,祈求平安和好运。
3. 高中生(16-18岁):羣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祖先的尊敬和传统信仰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