袴带
成语(Idiom):袴带(kù dài)
发音(Pronunciation):kù dà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袴带是指宽松的裤子和腰带,比喻宽大慷慨,不拘小节。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袴带原指古代男子的宽松裤子和腰带,后来引申为宽大慷慨、不拘小节的性格和处世态度。袴带成语多用来形容人的心胸豁达、胸怀宽广,不计较小事,慷慨大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袴带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心胸宽广,不拘小节,慷慨大方的性格和处事态度。可以用来表达对一个人的赞美和敬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袴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贵族,他非常慷慨大方,善于接纳人才,不计较小事。有一次,孟尝君在宴会上看到一位宾客的腰带松了,他立即脱下自己的袴带给了宾客,表示不计较小节,以示宽大慷慨。后来,人们就用“袴带”来形容这种宽大慷慨的心胸和处事态度。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袴带属于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心胸宽广,真是一位袴带之君。
2. 他待人慷慨大方,真是袴带之心。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宽大慷慨”、“不拘小节”等词语进行联想,加深对袴带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宽大慷慨、不拘小节相关的成语,如“大度包容”、“心胸广阔”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对我们的要求很宽松,真是个袴带的老师。
2. 初中生:他是个宽大慷慨的人,总是乐于助人,真是个袴带之人。
3. 高中生:他不拘小节,待人慷慨大方,是个真正的袴带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