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延
成语(Idiom):稽延(jī yán)
发音(Pronunciation):jī y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拖延、推迟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稽延是指拖延、推迟事情的进行或完成。它强调时间的延长,表示不按时、不及时或拖拉的意思。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稽延常用于形容人们因为懒散、迟疑或其他原因而拖延做事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事物的发展或进展受到了拖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稽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故事讲述了田叔因为拖延不肯离开故乡,最终错过了加入刘邦军队的机会,错失了功名和荣耀。这个故事让人们明白了稽延拖延的坏处,故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稽延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稽”和动词宾语“延”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稽延工作,导致项目进度拖延。
2. 不要稽延学习时间,要抓紧每一分钟。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稽延与“拖延”相联想,两者意思相近,都表示推迟、延迟的含义。可以通过记忆这个关联来记忆稽延的意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稽延相关的成语,如“拖泥带水”、“拖后腿”等,以丰富词汇。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总是稽延写作业的时间,结果作业堆积如山。
2. 初中生:老师交代的作业他总是稽延做,导致成绩下降。
3. 高中生:他因为稽延准备考试,结果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
4. 大学生:他总是稽延写论文的时间,最后匆忙完成,质量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