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意
成语(Idiom):屈意
发音(Pronunciation):qū y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屈服于意愿,顺从他人的意思。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屈意是指在某种情况下,被迫或自愿地顺从他人的意愿,不违背对方的意思。这个成语强调了某人在行动或决策上的顺从和妥协,常常暗示着权力或压力的存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屈意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在权力或压力下屈从于他人意愿的情况。它可以用来描述在工作场合、家庭生活或社交场合中,一个人出于各种原因而不得不迁就他人,顺从他们的意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屈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据说,公元前525年,鲁国国君曾让孔子担任宰相。孔子辞让多次,但国君坚持要他担任这个职位。最终,孔子在国君的坚持下,屈意接受了这个职位。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愿意屈意于别人,因此经常与人发生争执。
2. 她为了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经常屈意于丈夫的要求。
3. 面对上司的压力,他只能屈意接受加班的安排。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屈意这个成语:
1. 将“屈”字与“屈服”联系起来,表示屈从。
2. 将“意”字与“意愿”联系起来,表示他人的意愿。
3. 可以将“屈意”与“顺从”相对应,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屈意的学习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屈意相关的成语,如“屈膝投降”、“屈辱”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为了不惹麻烦,他只好屈意接受别人的要求。
2. 初中生(14岁):在面对老师的批评时,他选择屈意道歉。
3. 高中生(17岁):为了维护和谐的班级关系,他会屈意忍受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4. 大学生(20岁):在实习期间,他必须屈意接受上级的安排,并努力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