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巴
成语(Idiom):倔巴(jué bā)
发音(Pronunciation):jué bā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固执、顽固,不肯听从劝告或改变意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倔(jué)指顽固、固执,巴(bā)是助词,用于加强语气。倔巴形容一个人坚持己见,不肯妥协或改变立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在决策、行动等方面的固执不变。也可以用来形容顽固不化、不听劝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宣公十年》记载了一个故事:齐国宣公十年,晋国派人向齐国求和,但齐国相国子服拒绝了这个请求。子服的妻子问他为什么不接受和平条件,子服回答说:“我倔强地坚持自己的主张,即使世界都反对我,我也不会改变。”从此以后,倔巴成为了形容固执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助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个倔巴,不肯听从任何建议。
2. 这个团队里有几个倔巴,导致决策总是难以达成一致。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倔巴想象成一个人顽固地抱着自己的意见,不肯松手。可以通过反复使用这个成语,或者将其与自己熟悉的情境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与固执、顽固相关的成语,如“铁杵成针”、“一意孤行”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有一个倔巴的朋友,他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2. 初中生:他们班上有几个倔巴,老师很难说服他们改变想法。
3. 高中生:我觉得倔巴有时候是一种优点,但也要懂得妥协和听取他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