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兵
成语(Idiom):吏兵(lì bīng)
发音(Pronunciation):lì bī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吏治和兵戎,意为政府治理和军队作战。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吏兵是由“吏”和“兵”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吏”指的是官员、政府机关,代表政府治理的一面;“兵”指的是军队、战士,代表军队作战的一面。吏兵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政府治理和军队作战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它用来形容政府和军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吏兵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政府和军队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政府治理和军队作战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来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吏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五年》这篇史书中。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昭公在与敌国晋国作战时,他派遣了一位负责军队指挥的将军和一位负责政府管理的官员一同前往战场。在这次战役中,将军和官员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形象地表达了政府治理和军队作战的紧密联系,成为了“吏兵”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吏兵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和军队要密切配合,共同构建国家的吏兵关系。
2. 只有政府和军队紧密合作,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吏兵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政府官员(吏)和一个战士(兵)站在一起,他们紧密配合,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政府治理和军队作战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吏治”、“军令状”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政府和军队是国家的吏兵,他们要保护人民的安全。
2. 初中生:只有政府和军队紧密合作,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3. 高中生:政府和军队的吏兵关系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4. 大学生:研究政府和军队的吏兵关系,可以深入探讨国家治理和军事战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