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两种不同的书店老板
九月里有一天上午,天气相当冷,吕西安挟着两部手稿,从竖琴街往下走到奥古斯丁河滨道,沿着人行道踱过去,瞧瞧塞纳河,瞧瞧书店,仿佛有个好心的神通在劝告他,与其投入文坛,还不如投河。从玻璃窗或店门口望到的脸相各各不等,有的和善,有的好玩,有的快活,有的抑郁。吕西安先是迟疑不决,苦恼得厉害,把那些脸孔仔细打量了一番。最后发见一家铺子,好些伙计在门口忙着打包,准备发货;墙上全是招贴,写着:本店发售——德·阿兰古尔子爵著:《孤独者》,第三版;——维克多·杜康热著:《雷奥尼特》,全五卷,上等纸精印,十二开本,定价十二法郎;——凯拉特里著:《道德综论》。①
“这些人可运气啊!”吕西安叫道。
招贴是有名的拉沃卡②想出来的新花样,那时初次在墙上大批出现。不久群起效尤,巴黎城内花花绿绿贴满了这种广告,国家也增加了一项税源。在昂古莱姆那么威风,在巴黎那么渺小的吕西安,心里又激动又慌张,沿着屋子溜过去,鼓足勇气踏进那书店,里头挤满着伙计,顾客和书店老板,——“说不定还有作家在内,”吕西安私下想。
①阿兰古尔子爵(1789—1856)、杜康热(1783—1833)、凯拉特里(1769—1859),均为当时的法国文人。
②拉沃卡,法国十九世纪初期的出版商。夏多布里昂及浪漫派作家的作品大多由他高价收买。
他对一个伙计说:“我要见维达尔先生或者波雄先生。”
他看见招牌上写着几个大字:维达尔-波雄合营书店,专营国内对图书发行及经销业务。
忙碌的伙计回答:“他们两位都有事。”
“我等着就是了。”
诗人在铺子里待了两小时,打量整包整捆的图书,看看题目,打开书来东翻几页,西翻几页。最后他肩膀靠着一个用玻璃槅子围起来的小房间,挂着绿色的短窗帘;吕西安疑心维达尔或者波雄就在小房间内,他听见谈话的声音。
“你要愿意批五百部,就算五法郎一部,每十二部奉送两部。”
“那么每部实价多少呢?”
“照原价减去八十生丁。”
“那就是四法郎二十生丁,”说话的大概是维达尔或者波雄,对方是来兜销书的。
“对,”兜销的人回答。
“是不是记账呢?”进货的人问。
“好家伙!难道你打算十八个月结账,付我一年的期票不成?”
“不,马上结清,”不知是维达尔还是波雄回答。
“什么期头?九个月吗?”说话的不是来兜销的出版商便是作者。
“不,朋友,一年,”两个经销人中的一个回答。
双方不出声了。一会儿,陌生人叫道:“你太辣手了。”
“怎么,我们一年销得掉五百部《雷奥尼特》吗?”经销人对杜康热的出版商说。“销路要能按照出版商的心思,我们都是百万富翁了,亲爱的先生!无奈销路操在大众手里。瓦尔特·司各特的小说只卖九十生丁一卷,三法郎六十生丁一部;你想叫我把你的书卖得更贵吗?要我帮你推广这部小说,得给我好处才行。——维达尔!”
一个胖子耳朵上夹着一支笔,离开账台走过来。
波雄问:“你上回出门,发了多少杜康热的作品?”
“《加来的小老头儿》销去两百部,为此不能不把两部回扣小一些的书跌价,现在都变了夜莺。”
吕西安后来才知道,凡是搁在货栈的架子上,冷清清无人过问的作品,书业中称为夜莺。
维达尔接着说:“而且你知道,皮卡尔正在写小说;①他的出版商向我们兜生意,为了要畅销,答应比一般的批价多给两成回佣。”
①皮卡尔(1769—1828)原是演员,戏剧作家,当过歌剧院经理,从一八二一年起写小说。
杜康热的出版商听着维达尔告诉波雄的内幕消息,着了慌,可怜巴巴的回答说:“那么,一年就一年吧。”
波雄毫不含糊的追问一句:“这话算数吗?”
“算数。”
出版商走了。吕西安听见波雄对维达尔说:“客户已经定下三百部;咱们给他远期票子,把《雷奥尼特》五法郎一部卖出去,要人家付我们六个月的期票,那……”
“那就净赚一千五,”维达尔说。
“嘿!我看出他手头很紧。”
“他糟糕得很!印两千部,给了杜康热四千法郎。”
吕西安走到小房间门口,打断了维达尔的话。
他对两个合伙人说:“对不起,打搅你们……”
两个老板对他似理非理。
“我写了一部法国的历史小说,近于瓦尔特·司各特一路,题目叫《查理九世的弓箭手》,我想请你们收买。”
波雄把手里的笔放在桌上,朝吕西安冷冷的瞅了一眼。维达尔虎着脸瞧着作者,回答说:“先生,我们不出版,只经销。我们自己出书的话,做的是知名作家的生意;并且只收买正经书,象历史和什么概论之类。”
“我的书非常正经,目的是把拥护专制政体的天主教徒,和想建立共和政体的新教徒的斗争,写出一个真面目来。”
一个伙计在外面叫:“维达尔先生!”
维达尔走出去了。
波雄不客气的挥了挥手,说道:“我不说你的小说不是杰作,可是我们只销现成的书。你去找买稿子的人吧,比如卢浮宫附近雄鸡街上的道格罗老头,便是出版小说的。你要是早一些开口,刚才就好见到波莱,他跟道格罗和一些木廊书店是同行。”
“先生,我还有一部诗集……”
“波雄先生!”外面有人叫。
“诗集?”波雄气冲冲的嚷道,“你当我什么人,”他朝吕西安冷笑一声,往铺子的后间去了。
吕西安穿过新桥,想着许许多多念头。刚才那些生意上的行话,他听懂了一些,知道在书店老板的眼里,书不过是低价收进,高价售出的商品,同头巾店老板看待头巾一样。
他想:“我找错了门路”;可是发觉文学有这样一副恶俗的生意面孔,暗暗吃惊。
他在雄鸡街上找到一家外表挺老实的铺子,原来是刚才走过的,绿色的店面漆着几个黄字:道格罗书店。他记得在布洛斯阅览室中念过的小说,好几部的封面插图底下有这个名字。吕西安忐忑不安的走进铺子,富于幻想的人遇到斗争总是这样。他看见一个很特别的老头儿,帝政时代出版界中的一个怪物。道格罗穿着古老款式的黑礼服,前面是大方摆,后面是鳌鱼尾。背心的料子很普通,织成颜色不同的方格,口袋外面吊着一根链子,一把铜钥匙,在宽大的黑扎脚裤上晃来晃去。表的厚薄大概同玉葱差不多。底下是深灰的羊毛袜和银搭扣的皮鞋。他光着头,花白的头发乱七八糟,颇有诗意。波雄称为道格罗老头的家伙,从他的礼服,扎脚裤和鞋子来看,象文学教授;看他的背心,表和袜子,又是个做买卖的。他的相貌也有这股奇怪的混合味儿:威严而霸道的神气,凹下去的脸孔,俨然是个修辞学教师;尖利的眼睛,多疑的嘴巴,心绪不宁的表情,明明是个书店老板。
吕西安问道:“这位可是道格罗先生?”
“是的,先生……”
吕西安道:“我写了一部小说。”
出版商道:“你年轻得很啊。”
“先生,我的年纪跟写作无关。”
“对,”老出版商说着,接过稿子。“啊!《查理九世的弓箭手》,题目不坏。好吧,先生,你把内容简单的说一说。”
“先生,这是一部瓦尔特·司各特式的历史小说。我把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斗争的性质,写成两种政体的斗争,王权在斗争中受到严重的威胁。我是赞成天主教徒的。”
“嗯,嗯,倒是异想天开。好吧,我可以念一念你的作品,我答应你。我更喜欢拉德克利夫太太①一路的小说,不过你倘若工作认真,稍微有些风格,意境,思想,安排情节的能力,我很乐意帮忙。我们要求什么?……不是优秀的稿子吗?”
①拉德克利夫(1764—1823),英国女作家,专写神怪和恐怖小说,十九世纪初期在法国很受欢迎。
“什么时候听回音?”
“我今晚下乡,后天回来,那时作品可以看完了,我要认为合式的话,后天就好谈判。”
吕西安看他这样和气,转错了念头,掏出《长生菊》来。
“先生,我还有一部诗集……”
“哦!你是诗人,那我不要你的小说了,”老人把稿子还给吕西安。“起码诗人写散文总是不行的。散文不能拿废话充数,一定要说出些东西来。”
“可是瓦尔特·司各特也写诗啊……”
“不错,”道格罗又变得软和了。他看出这个青年很穷,便留下稿子,说道:“你住哪儿?我过一天去看你。”
吕西安写了地址,没想到老人别有用心,也不知道他是老派的出版商,恨不得把饿肚子的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锁在顶楼上。
出版商看了地址,说道:“我才从拉丁区回来。”
吕西安告别的时候心上想:“这个人真好!对年轻人多热心,而且是个识货的行家。不是吗?我早就告诉大卫:只要有本领,在巴黎是容易出头的。”
吕西安又快活又轻松的回去,做着功成名就的好梦。他忘了在维达尔和波雄的账桌上听到的可怕的话,只道至少有一千二百法郎到手。一千二百法郎能在巴黎住一年,让他准备新作品。他从这个希望出发,定下不知多少计划!发愤用功的生活引起他不知多少甜蜜的幻想!他把屋子安排了一下,整理了一下,差点儿没置办东西。他在布洛斯阅览室成天看书,耐着性子等回音。过了两天,道格罗对于吕西安在第一部作品中表现的风格感到惊异,赏识他的人物写得夸张,那在故事发生的时代也说得过去;也注意到他的想象力非常奔放,青年作家写处女作的时候往往有这种气魄;道格罗居然不拿架子,亲自上旅馆访问他未来的瓦尔特·司各特。他决意花一千法郎买下《查理九世的弓箭手》的版权,另外订一份合同要吕西安再写几部。一看见旅馆,老狐狸马上改变主意。——“住这种地方的青年欲望不大,一定是个用功的读书人;给他八百法郎就行了。”旅馆的老板娘听道格罗问到吕西安·德·吕邦泼雷,回答说:“五楼!”道格罗仰起头来,看见五楼以上就是天空,心上想:“这个年轻人长得漂亮,简直是个美男子,钱太多了会心猿意马,不用功的,为了咱们的共同利益,给他六百法郎吧,不过是现金,不是期票。”他爬上楼去,在吕西安的房门上敲了三下,吕西安开了门。屋子里空无所有。桌上摆着一碗牛奶,一小块两个铜子的面包。天才的穷苦使道格罗老头看了心中一动。
他私忖道:“这种朴素的习惯,菲薄的饮食,简单的欲望,但愿他保持下去。”随即对吕西安说:“看到你我很高兴。先生,你同冉-雅克①有好几点相象,他便是过的这样的生活。天才在这等地方爆出火花,写出好作品来。文人的生活正该如此,万万不能进咖啡馆,上饭店,大吃大喝,糟蹋他们的光阴和才具,浪费我们的金钱。”说着他坐下了。“小朋友,你的小说不坏。我当过修辞学教师,熟悉法国史;你的作品颇有些出色的地方。你是有前途的。”
①指启蒙时代作家卢梭(1712—1778)。
“啊!先生。”
“是的,你是有前途的。咱们可以合作。我愿意收买你的小说……”
吕西安心花怒放,高兴得胸坎里扑通扑通直跳,他要登上文坛了,终究能出书了。
“我给你四百法郎,”道格罗说话的声音特别甜,望着吕西安的神气仿佛他是大发慈悲。
“四百法郎买这部稿子?”吕西安问。
“对,买这部小说。”道格罗看着吕西安诧异并不奇怪,接着说:“可是付你现款。你还得答应六年中间每年写两部。如果第一部在六个月之内销完,以后我给你六百法郎一部。一年两部,每月一百法郎收入,你生活有了保障,应该快活了。有些作家的小说,我每部只给三百法郎。英国小说的译本,我只出两百。这个价钱在从前是惊人的了。”
吕西安浑身冰冷,说道:“先生,我们谈不成了,请你把稿子还我。”
出版商回答说:“稿子在这里。先生,你不懂生意经。出版一个作家的第一部小说,要担一千六百法郎印刷费和纸张费的风险。写一部小说比张罗这样一笔款子容易得多。我店里存着一百部稿子,可拿不出十六万法郎。唉!我开了二十年书店,还没赚到这个数目呢。可见出版小说发不了财。维达尔和波雄经销的条件一天比一天苛刻。你大不了白费时间,我却要掏出两千法郎。habentsuabatalibelli,①我要是眼光看得不准,就得赔两千法郎;至于你,你只消写一首诗骂一通愚蠢的群众。你把我的话细细想过以后,会再来找我的。”吕西安不胜轻蔑的挥了挥手,道格罗正色重复了一句:“是的,你会再来找我的。你瞧着吧,不但没有一个出版家肯为一个无名的青年人担两千法郎风险,也没有一个书店伙计肯看你乱七八糟的稿子。我倒是看完的,能指出好几处文字的错误。应该说提醒的地方,你写着提到,尽管后面应当用直接被动词,你却加了一个介词。”两句话说得吕西安好不惭愧。道格罗又道:“你下次再来看我,可要损失一百法郎,我只给三百了。”他说罢起身告辞,走到房门口又道:“你要没有才能,没有前途,我要不关心用功的年轻人,我也不会给你这样好的条件。每月一百法郎!你考虑考虑吧。一部小说丢在抽斗里,当然不比一匹马关在马房里,不用吃饭;可是老实说,也不会给你饭吃!”
吕西安抓起稿子扔在地下,嚷道:“我宁可烧掉的,先生!”
“你真是诗人脾气,”老头儿说。
吕西安吞下面包,喝完牛奶,走下楼去。房间太小了,不出去的话,他只能团团打转,象关在植物园铁笼里的狮子。②
①拉丁文:书的命运各各不同。(这是公元一世纪文法学家丹朗蒂阿努斯·莫吕斯的一句诗。)
②巴黎的动物园设在植物园内。
“这些人可运气啊!”吕西安叫道。
招贴是有名的拉沃卡②想出来的新花样,那时初次在墙上大批出现。不久群起效尤,巴黎城内花花绿绿贴满了这种广告,国家也增加了一项税源。在昂古莱姆那么威风,在巴黎那么渺小的吕西安,心里又激动又慌张,沿着屋子溜过去,鼓足勇气踏进那书店,里头挤满着伙计,顾客和书店老板,——“说不定还有作家在内,”吕西安私下想。
①阿兰古尔子爵(1789—1856)、杜康热(1783—1833)、凯拉特里(1769—1859),均为当时的法国文人。
②拉沃卡,法国十九世纪初期的出版商。夏多布里昂及浪漫派作家的作品大多由他高价收买。
他对一个伙计说:“我要见维达尔先生或者波雄先生。”
他看见招牌上写着几个大字:维达尔-波雄合营书店,专营国内对图书发行及经销业务。
忙碌的伙计回答:“他们两位都有事。”
“我等着就是了。”
诗人在铺子里待了两小时,打量整包整捆的图书,看看题目,打开书来东翻几页,西翻几页。最后他肩膀靠着一个用玻璃槅子围起来的小房间,挂着绿色的短窗帘;吕西安疑心维达尔或者波雄就在小房间内,他听见谈话的声音。
“你要愿意批五百部,就算五法郎一部,每十二部奉送两部。”
“那么每部实价多少呢?”
“照原价减去八十生丁。”
“那就是四法郎二十生丁,”说话的大概是维达尔或者波雄,对方是来兜销书的。
“对,”兜销的人回答。
“是不是记账呢?”进货的人问。
“好家伙!难道你打算十八个月结账,付我一年的期票不成?”
“不,马上结清,”不知是维达尔还是波雄回答。
“什么期头?九个月吗?”说话的不是来兜销的出版商便是作者。
“不,朋友,一年,”两个经销人中的一个回答。
双方不出声了。一会儿,陌生人叫道:“你太辣手了。”
“怎么,我们一年销得掉五百部《雷奥尼特》吗?”经销人对杜康热的出版商说。“销路要能按照出版商的心思,我们都是百万富翁了,亲爱的先生!无奈销路操在大众手里。瓦尔特·司各特的小说只卖九十生丁一卷,三法郎六十生丁一部;你想叫我把你的书卖得更贵吗?要我帮你推广这部小说,得给我好处才行。——维达尔!”
一个胖子耳朵上夹着一支笔,离开账台走过来。
波雄问:“你上回出门,发了多少杜康热的作品?”
“《加来的小老头儿》销去两百部,为此不能不把两部回扣小一些的书跌价,现在都变了夜莺。”
吕西安后来才知道,凡是搁在货栈的架子上,冷清清无人过问的作品,书业中称为夜莺。
维达尔接着说:“而且你知道,皮卡尔正在写小说;①他的出版商向我们兜生意,为了要畅销,答应比一般的批价多给两成回佣。”
①皮卡尔(1769—1828)原是演员,戏剧作家,当过歌剧院经理,从一八二一年起写小说。
杜康热的出版商听着维达尔告诉波雄的内幕消息,着了慌,可怜巴巴的回答说:“那么,一年就一年吧。”
波雄毫不含糊的追问一句:“这话算数吗?”
“算数。”
出版商走了。吕西安听见波雄对维达尔说:“客户已经定下三百部;咱们给他远期票子,把《雷奥尼特》五法郎一部卖出去,要人家付我们六个月的期票,那……”
“那就净赚一千五,”维达尔说。
“嘿!我看出他手头很紧。”
“他糟糕得很!印两千部,给了杜康热四千法郎。”
吕西安走到小房间门口,打断了维达尔的话。
他对两个合伙人说:“对不起,打搅你们……”
两个老板对他似理非理。
“我写了一部法国的历史小说,近于瓦尔特·司各特一路,题目叫《查理九世的弓箭手》,我想请你们收买。”
波雄把手里的笔放在桌上,朝吕西安冷冷的瞅了一眼。维达尔虎着脸瞧着作者,回答说:“先生,我们不出版,只经销。我们自己出书的话,做的是知名作家的生意;并且只收买正经书,象历史和什么概论之类。”
“我的书非常正经,目的是把拥护专制政体的天主教徒,和想建立共和政体的新教徒的斗争,写出一个真面目来。”
一个伙计在外面叫:“维达尔先生!”
维达尔走出去了。
波雄不客气的挥了挥手,说道:“我不说你的小说不是杰作,可是我们只销现成的书。你去找买稿子的人吧,比如卢浮宫附近雄鸡街上的道格罗老头,便是出版小说的。你要是早一些开口,刚才就好见到波莱,他跟道格罗和一些木廊书店是同行。”
“先生,我还有一部诗集……”
“波雄先生!”外面有人叫。
“诗集?”波雄气冲冲的嚷道,“你当我什么人,”他朝吕西安冷笑一声,往铺子的后间去了。
吕西安穿过新桥,想着许许多多念头。刚才那些生意上的行话,他听懂了一些,知道在书店老板的眼里,书不过是低价收进,高价售出的商品,同头巾店老板看待头巾一样。
他想:“我找错了门路”;可是发觉文学有这样一副恶俗的生意面孔,暗暗吃惊。
他在雄鸡街上找到一家外表挺老实的铺子,原来是刚才走过的,绿色的店面漆着几个黄字:道格罗书店。他记得在布洛斯阅览室中念过的小说,好几部的封面插图底下有这个名字。吕西安忐忑不安的走进铺子,富于幻想的人遇到斗争总是这样。他看见一个很特别的老头儿,帝政时代出版界中的一个怪物。道格罗穿着古老款式的黑礼服,前面是大方摆,后面是鳌鱼尾。背心的料子很普通,织成颜色不同的方格,口袋外面吊着一根链子,一把铜钥匙,在宽大的黑扎脚裤上晃来晃去。表的厚薄大概同玉葱差不多。底下是深灰的羊毛袜和银搭扣的皮鞋。他光着头,花白的头发乱七八糟,颇有诗意。波雄称为道格罗老头的家伙,从他的礼服,扎脚裤和鞋子来看,象文学教授;看他的背心,表和袜子,又是个做买卖的。他的相貌也有这股奇怪的混合味儿:威严而霸道的神气,凹下去的脸孔,俨然是个修辞学教师;尖利的眼睛,多疑的嘴巴,心绪不宁的表情,明明是个书店老板。
吕西安问道:“这位可是道格罗先生?”
“是的,先生……”
吕西安道:“我写了一部小说。”
出版商道:“你年轻得很啊。”
“先生,我的年纪跟写作无关。”
“对,”老出版商说着,接过稿子。“啊!《查理九世的弓箭手》,题目不坏。好吧,先生,你把内容简单的说一说。”
“先生,这是一部瓦尔特·司各特式的历史小说。我把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斗争的性质,写成两种政体的斗争,王权在斗争中受到严重的威胁。我是赞成天主教徒的。”
“嗯,嗯,倒是异想天开。好吧,我可以念一念你的作品,我答应你。我更喜欢拉德克利夫太太①一路的小说,不过你倘若工作认真,稍微有些风格,意境,思想,安排情节的能力,我很乐意帮忙。我们要求什么?……不是优秀的稿子吗?”
①拉德克利夫(1764—1823),英国女作家,专写神怪和恐怖小说,十九世纪初期在法国很受欢迎。
“什么时候听回音?”
“我今晚下乡,后天回来,那时作品可以看完了,我要认为合式的话,后天就好谈判。”
吕西安看他这样和气,转错了念头,掏出《长生菊》来。
“先生,我还有一部诗集……”
“哦!你是诗人,那我不要你的小说了,”老人把稿子还给吕西安。“起码诗人写散文总是不行的。散文不能拿废话充数,一定要说出些东西来。”
“可是瓦尔特·司各特也写诗啊……”
“不错,”道格罗又变得软和了。他看出这个青年很穷,便留下稿子,说道:“你住哪儿?我过一天去看你。”
吕西安写了地址,没想到老人别有用心,也不知道他是老派的出版商,恨不得把饿肚子的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锁在顶楼上。
出版商看了地址,说道:“我才从拉丁区回来。”
吕西安告别的时候心上想:“这个人真好!对年轻人多热心,而且是个识货的行家。不是吗?我早就告诉大卫:只要有本领,在巴黎是容易出头的。”
吕西安又快活又轻松的回去,做着功成名就的好梦。他忘了在维达尔和波雄的账桌上听到的可怕的话,只道至少有一千二百法郎到手。一千二百法郎能在巴黎住一年,让他准备新作品。他从这个希望出发,定下不知多少计划!发愤用功的生活引起他不知多少甜蜜的幻想!他把屋子安排了一下,整理了一下,差点儿没置办东西。他在布洛斯阅览室成天看书,耐着性子等回音。过了两天,道格罗对于吕西安在第一部作品中表现的风格感到惊异,赏识他的人物写得夸张,那在故事发生的时代也说得过去;也注意到他的想象力非常奔放,青年作家写处女作的时候往往有这种气魄;道格罗居然不拿架子,亲自上旅馆访问他未来的瓦尔特·司各特。他决意花一千法郎买下《查理九世的弓箭手》的版权,另外订一份合同要吕西安再写几部。一看见旅馆,老狐狸马上改变主意。——“住这种地方的青年欲望不大,一定是个用功的读书人;给他八百法郎就行了。”旅馆的老板娘听道格罗问到吕西安·德·吕邦泼雷,回答说:“五楼!”道格罗仰起头来,看见五楼以上就是天空,心上想:“这个年轻人长得漂亮,简直是个美男子,钱太多了会心猿意马,不用功的,为了咱们的共同利益,给他六百法郎吧,不过是现金,不是期票。”他爬上楼去,在吕西安的房门上敲了三下,吕西安开了门。屋子里空无所有。桌上摆着一碗牛奶,一小块两个铜子的面包。天才的穷苦使道格罗老头看了心中一动。
他私忖道:“这种朴素的习惯,菲薄的饮食,简单的欲望,但愿他保持下去。”随即对吕西安说:“看到你我很高兴。先生,你同冉-雅克①有好几点相象,他便是过的这样的生活。天才在这等地方爆出火花,写出好作品来。文人的生活正该如此,万万不能进咖啡馆,上饭店,大吃大喝,糟蹋他们的光阴和才具,浪费我们的金钱。”说着他坐下了。“小朋友,你的小说不坏。我当过修辞学教师,熟悉法国史;你的作品颇有些出色的地方。你是有前途的。”
①指启蒙时代作家卢梭(1712—1778)。
“啊!先生。”
“是的,你是有前途的。咱们可以合作。我愿意收买你的小说……”
吕西安心花怒放,高兴得胸坎里扑通扑通直跳,他要登上文坛了,终究能出书了。
“我给你四百法郎,”道格罗说话的声音特别甜,望着吕西安的神气仿佛他是大发慈悲。
“四百法郎买这部稿子?”吕西安问。
“对,买这部小说。”道格罗看着吕西安诧异并不奇怪,接着说:“可是付你现款。你还得答应六年中间每年写两部。如果第一部在六个月之内销完,以后我给你六百法郎一部。一年两部,每月一百法郎收入,你生活有了保障,应该快活了。有些作家的小说,我每部只给三百法郎。英国小说的译本,我只出两百。这个价钱在从前是惊人的了。”
吕西安浑身冰冷,说道:“先生,我们谈不成了,请你把稿子还我。”
出版商回答说:“稿子在这里。先生,你不懂生意经。出版一个作家的第一部小说,要担一千六百法郎印刷费和纸张费的风险。写一部小说比张罗这样一笔款子容易得多。我店里存着一百部稿子,可拿不出十六万法郎。唉!我开了二十年书店,还没赚到这个数目呢。可见出版小说发不了财。维达尔和波雄经销的条件一天比一天苛刻。你大不了白费时间,我却要掏出两千法郎。habentsuabatalibelli,①我要是眼光看得不准,就得赔两千法郎;至于你,你只消写一首诗骂一通愚蠢的群众。你把我的话细细想过以后,会再来找我的。”吕西安不胜轻蔑的挥了挥手,道格罗正色重复了一句:“是的,你会再来找我的。你瞧着吧,不但没有一个出版家肯为一个无名的青年人担两千法郎风险,也没有一个书店伙计肯看你乱七八糟的稿子。我倒是看完的,能指出好几处文字的错误。应该说提醒的地方,你写着提到,尽管后面应当用直接被动词,你却加了一个介词。”两句话说得吕西安好不惭愧。道格罗又道:“你下次再来看我,可要损失一百法郎,我只给三百了。”他说罢起身告辞,走到房门口又道:“你要没有才能,没有前途,我要不关心用功的年轻人,我也不会给你这样好的条件。每月一百法郎!你考虑考虑吧。一部小说丢在抽斗里,当然不比一匹马关在马房里,不用吃饭;可是老实说,也不会给你饭吃!”
吕西安抓起稿子扔在地下,嚷道:“我宁可烧掉的,先生!”
“你真是诗人脾气,”老头儿说。
吕西安吞下面包,喝完牛奶,走下楼去。房间太小了,不出去的话,他只能团团打转,象关在植物园铁笼里的狮子。②
①拉丁文:书的命运各各不同。(这是公元一世纪文法学家丹朗蒂阿努斯·莫吕斯的一句诗。)
②巴黎的动物园设在植物园内。
上一篇:十三 第四种书店老板
下一篇:二十三 报纸的秘密
网友关注
- 第十一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第十六章 任苏杜郑仓传
- 第十三章 救助
- 上帝的食物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刘蒋刘传
- 第八章 送命的罂粟花田
- 坟
- 第十三章 钟繇华歆王朗传
- 第四章 穿过森林去的路
- 第二十章 美丽的瓷器城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陈徐卫卢传
- 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诸夏侯曹传
- 第十二章 找寻恶女巫
- 第六章 一只胆小的狮子
- 第二章 会见芒奇金人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传
- 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五章 救出了铁皮人
- 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
- 第十章 守卫城门的人
- 终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乌木马的故事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十四章 飞猴
-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
- 第七章 惊险的旅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杨杜赵裴传
- 第二章 武帝纪第二
- 第二十一章 王卫二刘傅传
- 第十九章 会捉人的树
- 第二一章 狮子成为兽国之王
- 阿卜杜拉法兹里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第四章 三少帝纪第四
-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
- 第八章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纪第三
- 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贾诩传
- 第七章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哈·曼丁的故事
- 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一章 旋风来了
- 第五章 后妃传第五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 第十九章 任城陈萧王传
- 第二三章 甘林达满足了多萝茜的愿望
- 第二十四章 韩崔高孙王传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 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国家
- 驼背的故事
- 第六章 董二袁刘传第六
- 第十五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圣母的小酒杯
- 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
- 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麦穗的故事
-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术
- 第十七章 轻气球怎样飞走的
- 第十七章 张乐于张徐传
-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 老汉伦克朗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来
- 第一章 武帝纪第一
-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 三根绿枝
-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
精品推荐
- 临潭县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9/8℃
- 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8/10℃
- 沙湾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4/13℃
- 托克逊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2/18℃
- 滨海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2/17℃
- 于田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3℃
- 乌鲁木齐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0/10℃
- 宁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阴,风向:西南风,风力:<3级,气温:29/15℃
- 稷山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4/18℃
- 陇南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30/20℃
分类导航
幻灭全部章节
- 前言
- 五 小团体
- 献给维克多·雨果
- 十五 药材商的用处
- 六 贫穷的花朵
- 十六 柯拉莉
- 一 一家外省印刷所
- 七 报馆的外表
- 十七 小报是怎么编的
- 二 德·巴日东太太
- 八 十四行诗
- 十八 半夜餐
- 九 忠告
- 三 客厅里的夜晚,河边的夜晚
- 十九 女演员的住家
- 十 第三种书店老板
- 四 外省的爱情风波
- 二十 最后一次访问小团体
- 十一 木廊商场
- 一 巴黎的第一批果实
- 二十一 另外一种记者
- 十二 一家木廊书店的外表
- 二 弗利谷多
- 二十二 靴子对私生活的影响
- 十三 第四种书店老板
- 二十三 报纸的秘密
- 十四 后台
- 四 第一个朋友
- 二十四 又是道里阿
- 二十五 初试身手
- 三十五 贴现商
- 三 未来的犹大
- 二十六 出版商拜访作家
- 三十六 转移阵地
- 四 库安泰弟兄
- 二十七 出尔反尔的技术
- 三十七 弄神捣鬼
- 五 第一声霹雳
- 二十八 报纸的威风与屈辱
- 三十八 生死关头
- 六 造纸业一瞥
- 二十九 戏剧作家的钱庄老板
- 三十九 一文不名
- 七 介绍一般的外省诉讼代理人,尤其是柏蒂-克洛
- 三十 新闻记者的洗礼
- 四十 告别
- 八 给付不出款子的出票人义务上一课
- 三十一 上流社会
- 引言 一个时髦青年的惨痛的忏悔
- 九 一张五十生丁印花税票的射程和威力不下于一颗炮弹
- 三十二 浪子
- 打落水狗
- 十 所谓局势险恶
- 三十三 第五种书店老板
- 一 需要解决的问题
- 十一 父亲和两个仆人
- 三十四 敲竹杠
- 二 勇气十足的妻子
- 十二 两个代理人怎样放火,杜布隆怎样从旁帮助
- 十三 控诉的高潮
- 五 吕西安把外省的荣誉当真
- 十五 为什么罪犯总要诱人堕落
- 十四 为什么羁押债务人在外省 是绝无仅有之事
- 六 隔墙有耳
- 十六 斗争到了招架不住的时候
- 十五 两桩试验,一桩成功,一桩失败
- 七 吕西安在巴日东府上扬眉吐气
- 十七 坐监的影响
- 十六 利之所在,虎视眈眈
- 八 痛心之极
- 十八 晚了一天
- 十七 柏蒂-克洛的对象
- 九 诀别
- 十九 合伙经营的故事
- 十八 神甫的一句话
- 十 大路上的奇遇
- 二十 结局
- 一 浪子回家
- 十一 一个亲信的故事
- 二 意想不到的荣誉
- 十二 马基雅弗利的信徒专为野心家讲的历史课
- 三 捧场的阴谋
- 十三 埃斯科巴①的信徒讲的道德课
- 四 如此好心,我们一生也能碰上几回
- 十四 西班牙人的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