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洞
穿越时空从来就是人类的梦想,无数科幻作品笔触生动得仿佛作者都是时空旅行者的常客,这边麻烦不断的大雄同学一头钻入书桌抽屉去解救未来的自己;那边一直没学会把内裤穿在里面的超人绕地飞行逆转时间只为心中挚爱死而复生。
只是,没有机器猫,也没能力的我们,时间旅行工具何来?想象丰富的科幻作者们总是信手拈来:一辆灰色DeLorean DMC-12 带着马丁回到过去,并和自己的母亲稀里糊涂地谈了场恋爱;好莱坞各路俊男靓女也常常被一口“中世纪古井”投入现代繁华都市,开始“中世纪公主+21世纪律师”或者“19世纪落魄贵族公爵+新时代广告界女强人”的穿越恋情;更有偷懒作者语焉不详:主人公总是“穿过那一道闪着刺眼光芒的门,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年”。
但是,似乎一切皆有可能。根据最新的科学报道,科学家观测到一次伽马射线暴时间达到102秒,而通常爆发时间在1秒以内。因此,他们认为,这次的猛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也许可以用一个短暂存在的白洞加以解释———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已经发现了“那道闪着光的门”。
有黑必有白
也许你没听过“白洞”的大名,但你一定认识他“臭名昭著”的孪生哥哥———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贪婪的“吞噬者”,任何物质,甚至光线,一旦进入黑洞的“势力范围”,就再也无法逃逸。如果说黑洞是只进不出,白洞则恰恰相反,只出不进:白洞一刻不停地高速向外喷射星际物质和宇宙能量,包括基本粒子。但由于白洞的斥力无穷大,任何物质和光线都无法进入其视界之内。
科学家们假想,在黑洞和白洞之间,由叫做“虫洞”的时空开孔相连接:想象一张展开拉直的床单,在中间放置一个大保龄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床单中间会塌陷下去。现在保龄球被挤压,让同样质量的物质被挤压进一个越来越小的空间,随着体积变小,保龄球的密度将变得越来越大。这将会将床单中央压得越来越低,直到保龄球被挤压成一个针头的大小。在这时,球的密度和引力场的作用力变得如此之大,使得它在床单的中央刺穿了一个小洞。在黑洞中心生成虫洞的过程,就与之类似。
床单类似于广袤的宇宙时空———它并不是一个平坦的空间,而是会因为一些干扰变得扭曲。压缩成针头大小的保龄球代表质量极大而体积无穷小的黑洞,它吸收周围一切物质和辐射的天体,甚至连光也无法从中逃逸———这是一个产生强烈引力场的干扰源;而床单中央的小洞则是时空扭曲造成的开孔,被科学家们称作“虫洞”,也就是传说中的时光通道。
像半个漏斗的时光通道
那么,在床单的另外一边又发生什么了呢?
爱因斯坦是个宇宙对称性的坚持者,在他看来,既然有黑洞,那么一定存在一个与之相对称的白洞。爱因斯坦在虫洞的另一侧设想了一个“平行宇宙”,在那里存在着黑洞的对立天体,一个致密物质构成的喷射源,也就是白洞。
在这个时候,白洞还仅仅是在理论上作为黑洞的一个镜像存在。而在1971年,一位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台的名叫Robert Hjellming的天体物理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物质实际上能掉入黑洞中,然后重新出现在宇宙中的其它地方,甚至出现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宇宙———恰恰就是通过白洞完成这一移动。
不妨将黑洞想象成一个有着很长“漏嘴”的大漏斗,而白洞是一个与之方向相反的漏斗。将两个“漏嘴”联结在一起,就会构成一个类似时间沙漏的物体。两个“漏斗”经由一条极细的“漏嘴管道”(也就是上文说的“虫洞”)相连。而这时的“漏嘴管道”,就构成一个连接遥远宇宙区域间的时空细管。
Hjellming的这一假设为长久困扰科学家们的一个问题———消失在黑洞中的物质都去了哪里———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这种奇特的通道听起来就像是爱丽丝环游奇境里的“兔子洞”。而他更引人入胜的假设是,这种物质传输并非只是一条单行道,物质也将会经由黑洞离开另外的宇宙,出现在我们存在的宇宙。这样,两个宇宙将会保持物质上的某种平衡。
伽马射线暴或让白洞现身
和黑洞相比,白洞受到学界的重视程度要小得多。这很大程度是由于,在白洞理论提出后的几十年间,科学家们没有发现任何可观测的或者间接证明白洞存在的证据。很多人不禁发出质疑,如果白洞存在,那么它们在哪里?
最近,科学界传出了一些让人振奋的研究发现。
事情追溯到2006年6月14日,这天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的雨燕(SWIFT)探测卫星观测到了一次异常的伽马射线暴。所谓“伽马射线暴”,是指出现在外太空的一种短暂高能爆发现象,是宇宙中最强力的爆炸之一。通常伽马射线暴持续的时间相当短,在1秒以内。大于2秒的被称为“长伽马射线暴”,基本上持续时间很少达到1分钟以上。
而这天出现的伽马射线暴持续时间长达102秒!通常情况下,较长时间的爆发源于超新星爆炸,但是这次爆发中,科学家们没能探测到任何超新星爆发的痕迹。
经过五年的研究,美国国家航天局的科学家们最近提出,此次伽马射线暴的猛烈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以用一个短暂存在的白洞加以解释。当时,这个白洞喷射出一些物质而后迅速塌陷,导致此次大规模爆发出现。因而,这可能成为人类发现的首个白洞。
然而,报道同时声明,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中间提出的一些条件并不能让大多数天文学家感到信服。
但至少,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曙光。毕竟,在黑洞理论提出的最初几十年间,我们未能发现它的蛛丝马迹。科学家们正期待下一次怪异爆发的出现,以取得更多的观测数据。
时间旅行回到鸿蒙之初
虽然白洞理论听上去有些像天方夜谭,但物理学界一直就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进行相当严肃的研究。1949年库尔特·哥德尔发现了广义相对论允许的新的时空———这首次表明物理学定律的确允许人们在时间里旅行。
1905年,爱因斯坦在他的相对论理论中指出,时间并不是绝对的!根据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不同,其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也会发生变化。而在宇宙时空并非是平坦的,由于各种天体引力场的影响,在宇宙的不同位置,时间的“流速”也不一样。比如说,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场,在它附近的时间会发生显著的减缓,而在黑洞的内部,科学家们认为那是一个“时间的囚笼”,在那里时间是停滞的。
那么,让我们假设,一个宇航员在太空旅行时从黑洞的附近经过,在这过程中时间会变得非常慢。因而,当他再回到地球时,可能发现,地球上已经过了千年之久。
问题是,贪婪的黑洞不允许任何物质逃脱!宇航员在接近黑洞时,即使没有被巨大的引力场拉扯成无数分散的粒子,也会被永远地囚禁在黑洞之内———即使因为时间停滞可以寿与天齐,他也高兴不起来吧。
让人振奋的是,白洞以及连接黑白两洞的虫洞为我们提供了时空旅行的可能性。白洞的存在意味着被吸入黑洞的物质仍有“生还”的可能性,如果他们能够顺利通过虫洞,就有可能被从白洞中喷射出来,实现时空的跳跃。
有科学家认为,白洞于宇宙大爆炸的初期就已经存在。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们可以推想,一个现在的黑洞可能通过某种我们目前未知的机制,连接到一个过去的白洞。这意味着,也许科学家们有朝一日能够回到宇宙诞生的鸿蒙之初,探索开天辟地的奥秘!
无法解释的“祖父悖论”
白洞的发现可以说让人们离时空旅行又进了一步,但是科学家目前的研究结论可能让准备存钱买时空旅行票的人失望了。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物理学家、《自由空间》和《平行世界》两本书的作者米奇奥·卡库说,“虫洞连接着将来,也连接着过去。但我们别太乐观了,因为供应时间机器的燃料绝不是人类目前的技术所能达到的”。卡库说,在时空这个物体上“钻孔”,需要一颗星星那么大的能量,或者相反,需要来自比“无”还要少的其它星体上的“负能量”。
不仅如此,时空的跳跃还会带来很多悖论,其中很著名的有“祖父悖论”。这一悖论最先由法国科幻小说作家雷纳-巴雅瓦在他1943年写的小说《不小心的旅游者》中提出:“如果我回到过去,误杀了年少的祖父会怎么样呢?既然没有祖父也就不会有‘我’,没有了‘我’,祖父则不会死,祖父没有死又有了能回到过去误杀祖父的‘我’……”只要时间旅行者试图改变历史,便会出现种种类似的佯谬。
也有可能,回到过去的我,改变的是存在于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我”,在平行宇宙中,事件的发生和演化并不与在此处相同。这样就解决了“祖父悖论”。我杀死了在另一个宇宙中的年少祖父,那么在另一个宇宙的将来之中,就不会再有“我”的存在。但是,这种“回到过去”的方式,并不能叫做真正意义上的回到过去。
种种矛盾困扰着探寻“穿越之门”的科学家们。所以,尽管我们很有可能发现了白洞,也许反方向的钟还没那么快能成为现实。然而,白洞和早期宇宙喷发之间的种种关联以及时间旅行的诱人可能,让我们不禁猜想:宇宙的终极密码,是否就隐匿在白洞之中。或许终有一日,科学家们会取得穿越大门的钥匙,时光机器也将和人类登月、海底潜水艇一样,从科幻小说中走入现实。
- 上一篇:盖茨自认失误 不该让Google成搜索代名词
- 下一篇:仿生电子学的奇迹
- 四瓶矿泉水重量背起就走 “空调背心”投放市场
- 首个实体商业数字化开放平台诞生
- 海绵城市 更绿色更环保
- 北京首条磁悬浮列车在轨测试
- 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亮相京津城际高铁
- ITER大型超导磁体系统首个部件在中国研制成功
- 奶牛有健康的乳房 您才能喝上一杯好奶
- 国家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刷新世界纪录
- 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面世 示范线路有望明年商业运营
- 想吃虾又过敏?好消息:益生菌可缓解对虾食物过敏
- 载重240吨矿车问世
- 服装、家电无缝衔接 海尔发布RFID衣物识别标准
- 美国家科学院报告支持基因编辑人类胚胎
- 日本拟2023年实现5G全国覆盖 加速普及自动驾驶
- 中俄合作 中国重型直升机呼之欲出
- 宁波材料所利用石墨烯研制出千瓦级铝空气电池
- “黑科技”闪耀2017 CES亚洲展
- 高铁上打电话、上网不再“闹心”了
- 新复合催化剂可高效分解水制氢
- 新型发电布料可为电子产品充电
- 环保3D打印笔:“吃”塑料瓶,“吐”好玩意儿
- 日人形机器人“EMIEW3”开始实证试验
- 便携无人机:折叠后不足A4纸大
- 全新升级实心自行车胎
- 无鞋带包裹式运动鞋
- 喷雾式节水龙头
- 紧急AA电池充电器
- 有GPS追踪功能狗项圈
- EL转向骑行手套
- 生物充电器插到花盆土壤里 给手机续航
- 帮助小朋友学习电路的智能模块
- 为电池块准备的移动电源盒
- 新奇有趣的手表HALOGRAPH
- 送餐无人机,天上真的会掉馅儿饼吗
- 新款宝马7系将支持无人自动泊车
- 墨水屏保护套让iPhone瞬间变Yotaphone
网友关注
- 防治流行性感冒从日常做起
- 经典的魅力:大数学家的混沌史话
- 廉价药去哪儿了 大数据或可出力
- 虚虚实实说鲁班
- 动物卫士刘秀梵:“擒”病于未然
- 细菌基因扩散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 山桃一枝报春来
- 将“快乐教育” 融入车模教学之中
- 漫长岁月,鸟类怎么搞丢了牙
- 海量支付 网联平台兜得住吗
-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 用micro:bit打造区块链
- 一颗邻近恒星有4颗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
- 糖炒栗子为什么要用黑砂?
- 助眠产品真能让你睡个好觉?
- 血压高,准备10个问题去看病
- 为啥总觉得饿? 都是激素惹的祸
- 源远流长的机器人
- 呵护你的小心肝儿 别让脂肪霸占
- 南仁东:“一口气”领中国迈向星辰大海
- 靠输液预防脑卒中靠谱吗?
- 新血液检测法能诊断多种早期癌症
- 牙膏牙刷品种多 怎么买有讲究
- 吃花胶补胶原蛋白吗?真相是:还不如吃鸡蛋!
- 点数钞票或是心灵慰藉强心针
- 打破物理规律的怪石头
- 想打喷嚏别忍着 伤了鼓膜划不来
- 腿上的“小蚯蚓”
- 不紧跟前车可减少“幽灵堵车”
- 辽阔海疆守安宁 舰艏行处是长城
- 心脏为何很少得癌
- 人类制造的最后一台机器?
- 为什么要以地球标准去寻找地外生命
- 植物学家钟扬:他给未来留下科学的种子
- 水,这东西……
- 陈庆:“土专家”的猿情
- 北豆腐南豆腐和内酯豆腐哪种营养价值更高
- “和合二仙”
- 许传森:把“泡沫”做成“面包”
- 克隆猴“姐妹”为多种疾病诊疗带来希望
-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
- 故宫“掌门人”谈遗产如何重塑生活
- 准确预报天气还是件挺难的事
- 去非洲旅行要警惕哪些“怪病”
- 能不能吃“苦” 基因说了算
- 有种自恋叫过度自责
- 为什么混血儿的相貌更好看?
- 那只会敬礼的猴子
- 羊奶为何被称为“奶中之王”
- 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 防治流脑切莫“重少轻老”
- 两害相权取其轻
- “春捂”得法 可有效减少发病几率
- 研究称母海狮可凭视觉辨别其幼崽
- 多肽涂层技术突破细胞培养“瓶颈”
- 飞天航路越千年
- 太阳要变“冷美人”
- 你经常被负面情绪困扰吗?
- 故宫里如何做研究
- 杨军: “开垦”太阳系外宜居星球
- 黄士松:慧眼识风云
- 模拟联合国活动学习资料
- 电梯惊魂为何源源不断?安全乘坐你需要知道这些
- 掰响手指容易 掰清原因很难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这10种病都犯在一个“饱”字上!
- “美人鱼”——儒艮
- 特斯拉发布最快电动跑车 未来也许会飞
- 他走了,留给未来四千万颗种子
- 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会是什么样
- 四瓶矿泉水重量背起就走 “空调背心”投放市场
- 血液干细胞逆转Ⅰ型糖尿病新疗法
- 为你揭开ICU的神秘面纱
- 许映龙: 破译台风密码
- 中医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 人体生物电与预防物理污染
- 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 地球到底怎么了?
- 首个实体商业数字化开放平台诞生
- 为什么说 “一鸽胜九鸡”
- 基因真的能决定性格吗?
- 猎豹为什么跑得快
精品推荐
- 宁国市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雷阵雨,风向:北风,风力:<3级,气温:28/21℃
- 尉犁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5℃
- 西沙群岛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4级转4-5级,气温:33/28℃
- 果洛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东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0/0℃
- 皮山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7/14℃
- 若羌县05月30日天气:阴转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8/11℃
- 天峻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7/2℃
- 尼勒克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1/8℃
- 台中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阴,风向: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33/24℃
- 高平市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南风,风力:<3级,气温: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