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logo
当前位置:查字典>>百家姓>>隽

  •  隽姓来源
    隽姓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时期武陵郡沅陵顷侯刘吴阳,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战国时期的楚国巴陵,即古籍上所记载的巴丘,又称沅陵,汉朝时期称下隽县。据史籍《前汉·地理志》记载:“长沙国下隽县。”下隽县位于今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东与桃源、安化为邻,南接溆浦、辰溪,西连古丈、泸溪,北与张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门户”、“南天锁钥”之称。其境内有君山、洞庭湖、巴丘湖、青草湖等景致。沅陵,在西汉初期为汉高祖刘邦所封长沙国的一个郡级建制,治下有个下隽县,简称“隽县”,王莽篡汉之后曾一度改称“閇隽县”。西汉高后吕雉称制元年(公元前187年),吕雉封长沙王之子刘吴阳为沅陵顷侯,历四十六年之后,沅陵县国因无嫡系子嗣而国除。

    在沅陵顷侯生年间,沅陵顷侯曾将自己的庶支族人分封在“下隽县”,其后裔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称隽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隽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juǎn(ㄐㄩㄢˇ)。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明朝时期辰州府沅陵王朱贵谲,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明朝宣宗皇帝朱瞻基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明宣宗敕封辽简王朱植的第十七子朱贵谲为沅陵王,传一百二十二年之后,因无嫡系子嗣而国除。到清朝初期,有沅陵王朱贵谲的后裔子孙因避满清政府的灭明杀戮,而以居邑名称之古名改称隽氏。到了清朝末期,该支隽氏族人中有回复为朱氏者,亦有沿用隽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隽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shǔn(ㄕㄨㄣˇ),是汉唐宋以后转音形成的读音。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隽”,即“隽”,在上古时期专指“鸟肥也”。在典籍《说文解字》中注释其义:“隽,肥肉也。从弓,所以射隹。”在史籍《前汉书·蒯通传》中记载:“通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注:隽,肥肉也。言其所论甘美而深长也。”古代,凡指用鸡、鸭、鹅等禽类所烹之肥美羹肴,食后还回味悠长,即言其“隽”,逐渐成为肥美之肉的代称,后有人称赞擅长烹饪“隽”者为“隽氏”。

    在其后裔子孙中,即有以先祖职业特长称谓为姓氏者,称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该支隽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juǎn(ㄐㄩㄢˇ)。

    第四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出自明朝时期汉姓夷化为氏。今少数民族苗族、侗族、彝族中有隽氏族人分布,源出明朝时期随明军入云贵之驻军留居之后代,在与当地苗族、侗族、彝族同胞融合后,将汉姓隽氏带入少数民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  隽姓郡望堂号

    郡望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沅陵郡:即今湖南省沅陵市,其历史非常悠久。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在这一带繁衍;夏、商、周时,少数民族在此生息,史称“南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置沅陵为黔中郡郡治。秦汉以后,沅陵历为州、路、府、道、省府、行署、专署治所。汉朝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设长沙国,置沅陵县,隶属于武陵郡。吕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封长沙王子吴阳为沅陵顷侯,历四十六年无子嗣而国除。西汉末期新莽时期(公元9~23年),沅陵县更名沅陆县,汉光武帝刘秀中兴后恢复原名。三国时期孙吴黄龙三年(辛亥,公元231年)析沅陵、零阳县地置即阳县。西晋时期析沅陵、零阳县地置酉阳县。北朝北齐(公元479~482年)、梁置武陵都尉府于沅陵。梁天监十年(辛卯,公元511年),析沅陵县置夜郎县(今湖南吉首)及卢州(今湖南泸溪、花垣),至南朝陈国复并入沅陵县。南朝陈太建七年(乙未,公元575年)置沅陵郡,治沅陵。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隋文帝以“沅陵郡多杂蛮左,其僻处山居者,则语言不通,嗜好居处全异”,废沅陵郡,“置辰州以处蛮。”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改辰州为沅陵郡,治沅陵。唐朝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析沅陵县置卢溪县。又析沅陵、辰溪县地,置麻阳县。设清浪、北溶,辰沅水驿。唐景云二年(辛亥,公元711年)置都督府于辰州。宋朝乾德元年(癸亥,公元963年)置辰州卢溪郡军事于沅陵,置蓬山驿、白雾驿。宋嘉祐二年(丁酉,公元1057年),知辰州窦舜卿组织修筑州城,南宋隆兴年间(公元1163~1164年),州城毁于洪水。元朝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设界亭驿、马底驿,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农历5月,改辰州为辰州路,治沅陵。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公元1364年)农历12月,朱元璋遣将徐达克辰州,改辰州路为辰州府,治沅陵。明朝宣德八年(癸丑,公元1433年),封辽简王朱植第十七子朱贵谲为沅陵王,传一百二十二年无子嗣国除。清朝顺治九年(壬辰,公元1652年),孙可望遣部将卢名臣率黔军攻占辰州,改辰州为辰沅郡,隶黔省,孙自称黔王。未几,为清军所败。清康熙十二年(癸丑,公元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举兵反清,沅陵归吴三桂管辖。清康熙三十年(辛未,公元1691年)调整行政区划,全县划分十二都,编户五十三里。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1月1日,同盟会员、教育界代表冯景奎联合驻军及各界民众,赶走辰州的满清知府,当日全城挂白旗,拥护革命。是年,废里社制,全县划分城区和二十四个乡(镇)及靖良团,废县存辰州府,始设府议会。府不辖县,辰州府仅辖沅陵县地,沅陵县浦市正街及十二个村落划归泸溪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辰州府复沅陵县,成立县议会。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9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二师第三三六团解放了沅陵县城。1984年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机关迁至新村办公。

    滨 州: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朝时期建有蒲城国。秦朝开始建县,西汉初期先后建有郡或国,隋朝时期开始置州,清朝时期升州为府,民国时期初曾一度置道,民国政府先后置第五和第十行政督察专署及鲁北行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著名的渤海区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滨州行政区域不断调整、变更:1950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决定,撤消渤海行政区,对原辖专区进行调整,建立惠民专区,党政机关驻惠民县城,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蒲台、博兴,和今已属东营的利津、垦利、广饶,今已属淄博的高青、齐东共十二县。1958年10月,惠民专区领导机关迁驻滨县北镇新建城区。1958年10月30日,中共山东省委通知,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驻张店。1961年1月,撤消淄博专区,复置惠民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回滨县北镇。1967年2月27日,中共惠民地委与惠民专署被地区革命委员会代替。1971年6月5日,重建中共滨州地委。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984年,为了与滨州市统一地名,惠民地区党政机关驻地北镇改为滨州。1985年,全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共一市八县。1992年3月,为了使地区与驻地名称统一,惠民地区改名为滨州地区。1994年,全区辖滨州市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共一市六县。2000年,撤地改市,在滨州地区原有行政区域建立滨州市,辖滨城区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一区六县。2001年4月,在滨州市新市区的西部成立了省级开发区,此后滨州市所辖为两区六县。

    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沅陵堂:以望立堂。

    滨州堂:以望立堂。

  •  隽姓家乘谱牒

    隽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康熙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潍坊市市青州市供电局隽兆祥处。

    隽氏族谱,(现代)隽玉明等编著,2009年计算机排印本。原稿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唐庄隽玉明处。

  •  隽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隽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邦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二百九十二位,以渤海、沅陵、滨州位郡望。

    今江苏省的淮安市,陕西省的宝鸡市扶风县,山西省的临汾市,山东省的临沂市兰山区、苍山县、沂水县、莒南县、淄博市沂源县、四宝山隽山村、潍坊市临朐市、诸城市、青州市、日照市莒县、五莲县,广东省的广州市,辽宁省的抚顺市,吉林省的长春市、大安市、通化市、浑江市、白山市、白城市镇赉县,河北省的秦皇岛市、景县,台湾省等地,均有隽氏族人分布。

  •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jùn      
  • “隽”姓女宝宝取名
    隽西喜 隽冯花 隽菘洪 隽闰桦 隽冬源 隽岳传 隽謦巳 隽男维 隽毓锣 隽丁地 隽嫔园 隽尹果 隽永卿 隽宜史 隽妃任 隽淇玲 隽纲山 隽田榕 隽苘轩 隽亢班
    “隽”姓男宝宝取名
    隽仇知 隽窦天 隽华炳 隽晟岩 隽至仇 隽绩续 隽观镌 隽赠胧 隽班奎 隽列匀 隽用议 隽达陈 隽跃畴 隽识亨 隽下理 隽晖勋 隽成威 隽昌竹 隽宏桐 隽铁镡
  •  
     
     
     
         
      QQ头像使用方法
    把鼠标放到上面的一个QQ头像图片上,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把QQ头像保存到桌面上,然后点击QQ面板的“菜单”→“设置”→“个人设置”,这时就进入QQ的“个人设置”面板,然后在QQ头像右边点“更改”→选择“本地上传”→选择你刚保存的头像→最后点“确定”,这在你就拥有了超个性的QQ头像了,赶快试试吧。
    只有QQ会员或QQ等级在16级以上的用户才可以使用QQ自定义头像!
     
     

字母为j的姓字

的网络红人

  • 暂无姓为的网络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