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实际。
- [语出] 《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 [正音] 其;不能读作“qī”。
- [辨形] 实;不能写作“拾”。
- [近义]
夸大其词
夸夸其谈
名不副实
- [反义]
言必有信
恰如其分
名副其实
- [用法] 含贬义。多用于说话或写文章中;有时可指人的性格、缺点。一般作谓语、定语。
- [结构] 主谓式。
- [辨析] ~和“夸大其词”;都有“说的话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意思。但~偏重在言语过分、浮夸;还常用来表示人的性格;“夸大其词”偏重在夸大。
-
[例句]
(1)你不要相信他~的许诺。
(2)他对老张的赞扬有些~。
- [英译] overshoot the truth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马谡喜欢谈论军事理论,诸葛亮比较欣赏他。刘备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魏国司马懿亲自带兵与张郃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带兵防守,可是马谡骄傲轻敌,死搬兵书,结果被打败。诸葛亮只好挥泪斩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