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logo
当前位置:查字典>> 造句 >>通志造句

通志造句

更新时间:2023-07-06 08:19:43
通志造句句数:39条
通志造句

1、当时中大广东通志馆的藏书量位列全国第二。

2、1935年,饶宗颐应中山大学邹鲁校长之邀,受聘于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职纂修。

3、(《通志堂集》十九附董讷诔词)按,董讷,平原人,康熙六年进士,官编修。

4、光绪十七年长顺将军编修的清代末叶吉林省第一部官修的全省通志

5、据载,桥未建时,万安渡“水阔五里”(《泊宅篇》)、深不可址“(《闽书》),一遇狂风,则“沉舟被溺死者无算”(《福建通志》。

6、抗战后,曾任上海通志馆馆长。

7、事实上,不止“怪罪”这么简单,当时刑部、议政大臣总结出李绂“罪凡二十一事,当斩”,是雍正皇帝特别开恩,才免死,遣去八旗通志馆。

8、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

9、可惜杜环的《经行记》原书失传,但是其族叔杜佑在所著《通典》中摘引数段;此外《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通志》和《文献通考》亦有少量转引。

10、1918年,陈作霖仍以81岁高龄,继续应冯煦之聘出任江苏通志馆总纂,直到1920年病逝。

11、据戴璟《广东通志稿》记载,宋淳祐五年(1245年)十二月,广州“大雪三日,积盈尺余”。

12、通前通璧兄弟,通志兄弟与通达兄亲如骨肉,自然要留下来打点一切,已全人情,你们且要担待。[查字典ht t ps://www.chazidian.com/zj-368413/通志造句]

13、关于《阴符经》的注解和杂著,在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中所载书目有39种之多。

14、而《周志》整饬详赡,所以援引独多,并参考了《阮通志》、《戴府志》及他省方志中有载东莞人物治绩者。

15、徐蔚南则时任上海市通志馆副馆长。

16、其中包括《广东通志》、《瀛环志略》、《海国图志》等重要文献。

17、之意,改《通志》为《资治通鉴》,附朕亲笔书序一篇,勉之,励之,钦此。

18、嘉靖十一年(1532)云南布政使高公韶修《云南通志》时,他正在大理,高公韶聘请他至昆明参加修志,住在武侯祠里。

19、元朝亦黑迷失立的《一百大寺看经碑》中泉州路有招福寺,明代黄仲昭著的《八闽通志》载,泉州府治北有招福寺,即招庆福先寺的简称。

20、民国时期,绥远省奉命成立通志馆,专事编纂通志

21、就这样成百车地把珍贵的地方文献如方志、年鉴、文史资料、党史资料、统计数据、家谱、碑贴、民间故事集、民歌集等,运送到我的通志馆。

22、据马老说,君子津在喇嘛湾镇的说法来源于1936年完稿的《绥远通志稿》。

23、嘉庆年间的《四川通志》以及《礼部志稿》中均记载,熊文灿为永宁卫籍,泸州人。

24、河南省通志馆所藏古籍8000册被敌掠走。

25、1931年,他在河南省通志馆帮助工作期间,就参加了南阳爱国学生在开封组织的“旅汴同乡会”,提出了打倒贪官污吏的口号。

26、省府当即指定省立图书馆及安徽通志馆会同选择编辑。

27、《吉林通志·地舆志·水道上》载:松花江东迳德依亨山,纳德依亨河后“又东,迳古城北”,南受哈达密河。

28、后来贵州通志馆在民国时期又重新刊印王本。

29、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教育官员也一度来到澳门,如广东省教育学会会长汪兆铨、广东教育厅厅长、广东通志馆馆长北京大学教授黄节等。

30、郭象伋、阎肃、荣祥4位负责人外,通志馆还聘请了20余名蒙汉学者,将他们分为内务组和外勤组。

31、清代古籍所占比例比较大,如第160号拍卖品是清康熙时期著名大才子纳兰性德通志堂刊印的宋朝人林希逸所撰《鬳斋考工记解》。

32、因此,其学术造诣颇深,他撰写的《七代通志》、《三魏人士传》、《五经通论》、《发蒙记》等鞯著作,均被后世学者推崇备至。

33、《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与二十五史相为表里的纪载典章制度文献的史书,则有《通志》、《通典》、《文献通考》等通常称为“十通”。

34、饶宗颐先生与中山大学素有夙缘,早在1935年,饶先生受校长邹鲁礼聘为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艺文纂修。

35、陆肯堂撰性德挽诗(《通志堂集》二十附)云:“例从文选起,语自衍波传”。

36、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

37、民间杂史《书林通志》中记载:夸父与女魃战于逐鹿之野,女魃在地面上打不过夸父,便长出血蝠之翼飞上天空,浑身围住烈火,从地面上望去,犹如中间有只黑鸟的太阳。

38、最关键的,还是他们心意相通,志趣相投,言之有味,言之有物,相守难舍。

39、中新网上海7月12日电(记者陈静)记者今日获悉,上海历史博物馆和上海通志馆签署了合作整理出版著名爱国人士、学者柳亚子主编的《上海市通志稿》意向书。

1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