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在第14个字的诗句
露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 出自唐·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 描写夏天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出自唐··
- 诗词名句鉴赏:“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出自··
- “云收碧海连天水,风动红蕉滴露光”赏析 -- 出自··
- 令复苦吟,白辄应声继之)举袖露条脱,招我饭胡麻。 -- 出自唐·李白·句
-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 出自宋·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 )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 -- 出自宋·苏轼·次韵前篇
-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黄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腾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茎心,或垂于叶端,稻乃秀实,验之信然。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
- 吾为子起歌都护,酒阑插剑肝胆露。 -- 出自唐·杜甫·魏将军歌
-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 出自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 出自宋·辛弃疾·鹊桥仙·松冈避暑
- 何当巧吹君怀度,襟灰为土填清露。 -- 出自唐·李商隐·烧香曲
- 忆昔绍兴中,束带陪众彦,沐浴雨露私,草木尽葱蒨。 -- 出自宋·陆游·忆昔
- (其一)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 出自唐·李贺·南园十三首
- 全胜汉武锦楼上,晓望晴寒饮花露。 -- 出自唐·李贺·拂舞歌辞
- 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 -- 出自唐·刘禹锡·琴曲歌辞·飞鸢操
- 红莲绿芰亦芳菲,不奈金风兼玉露。 -- 出自宋·欧阳修·玉楼春
- 茭叶萋萋接烟曙,鸡鸣埭上梨花露。 -- 出自唐·温庭筠·雉场歌
- 洒成羲画河洛书,白璧一双浮雨露。 -- 出自宋·杨万里·圣笔石湖大字歌
- 带雨斫来和箨煮,中含柘浆杂甘露。 -- 出自宋·杨万里·晨炊杜迁市煮笋
- 东皇夜遣司花女,手挼红蓝滴清露。 -- 出自宋·杨万里·醉卧海棠图歌赠陆务观
- 素娥西征未归去,簸弄银盘浣风露。 -- 出自宋·杨万里·羲娥谣
- 哭声厌咽旁人恶,唤起惊悲泪飘露。 -- 出自唐·元稹·梦上天
- 野花开遍真娘墓,绝代红颜委朝露。 -- 出自近代·王国维·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
- --李崿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 -- 出自唐·颜真卿·七言重联句
- 蔓草生来春复秋,碧天何言空坠露。 -- 出自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 人闲御武急难才,不得生民饱霜露。 -- 出自宋·黄庭坚·会稽竹箭为蕲春傅尉作
-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 -- 出自宋·苏辙·竹枝歌
- 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 -- 出自宋·吴文英·宴清都·绣幄鸳鸯柱
- 生怕哀蝉,暗惊秋被红衰,啼珠零露。 -- 出自宋·吴文英·过秦楼·藻国凄迷
- 清尊伴、人间永日,断琴和、棋声竹露冷。 -- 出自宋·吴文英·尉迟杯·垂杨径
- 烟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 -- 出自宋·贺铸·伴云来/天香
- 掷果潘郎谁不慕,朱门别见红妆露。 -- 出自唐·司空图·冯燕歌(一作沈下贤诗。据唐音统签云:
-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风与秋露。 -- 出自元·元好问·泛舟大明湖
- 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 出自元·元好问·湘夫人咏
- 恩深容易怨,释怨成欢,浓笑怀中露深意,得个五湖船,雉妇渔师,算随处可称乡思。 -- 出自清·朱彝尊·洞仙歌·花糕九日
- 臞翁一点清寒髓,惯餐英菊屿,饮露兰汀。 -- 出自宋·蒋捷·高阳台·霞铄帘珠
- --杜牧但知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应露指尖。 -- 出自唐·张祜·妓席与杜牧之同咏
- 苍菅径里,紫葳枝上,数点幽花垂露。 -- 出自宋·晁补之·永遇乐·松菊堂深
- 赠君彼风兰,佩之可为珰,赠君彼露荷,制之可为裳,薄言兹撷掇,道远莫置傍,峥嵘又岁暮,与君同所望, -- 出自宋·晁补之·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六
- 秋风吹空雁旁午,长天无云月呈露。 -- 出自宋·晁补之·试院中秋
- 规裁珍素裂轻云,柄剪春篁燥丛露。 -- 出自宋·宋祁·谢提点刑狱李郎中赠扇
- 明极翻无夜,清馀遂作寒,桂繁团露湿,轮驶渡河乾。 -- 出自宋·宋祁·中秋对月
- 光流太液池上波,影落金盘月中露。 -- 出自宋·张耒·飞萤词
- 风来蘋末披轻雾,香湿兰丛浥零露。 -- 出自宋·寇准·奉和御制中秋翫月歌
- 莫与他、西子精神,不枉了、东君雨露。 -- 出自宋·毛滂·遍地花
- 听朝马笼街,火城簇仗,御笔已题露。 -- 出自宋·刘辰翁·摸鱼儿·是疑他
- 北窗凉透,南窗月上,浴罢满怀风露。 -- 出自宋·张孝祥·鹊桥仙·北窗凉透
- 胸有云门禹穴,笔有禊亭晋帖,风露洗脾肝。 -- 出自宋·方岳·水调歌头·剡曲一篷月
- 光明照耀洞中天,清清雨降如甘露。 -- 出自元·马钰·踏云行·捉住飞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