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在第14个字的诗句
露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安乐老仙穷象数,三哥笑言讥浅露。 -- 出自宋·阳枋·回陆主簿贺生日诗
- 人在小红楼,朱帘半卷,香注玉壶露。 -- 出自宋·施枢·摸鱼儿·柳蒙茸
- 商岩本是作霖人,也使间花沾雨露。 -- 出自宋·尹词客·玉楼春
- 何如御伞掖垣中,日日传宣金掌露。 -- 出自宋·王义山·王母祝语·芍药花诗
- 犹记夏侯曾与赋,灼灼朱华凝瑞露。 -- 出自宋·王义山·王母祝语·萱草花诗
- 蜀之花图景仁句,香雪蕊金藏不露。 -- 出自宋·姚勉·赠彭花翁牡丹障
- 砚光旗影照丹墀,一笑天颜承雨露。 -- 出自宋·姚勉·赠墨客吕云叔
- 去年此际挹秋清,飞驾冰轮碾风露。 -- 出自宋·姚勉·贺孙舜皋子周岁
- 何人为叫阊阖云,试使琅玕一披露。 -- 出自宋·蒲寿宬·送林城山归上饶
- 事阔心违,交淡媒劳,蔓草沾衣多露。 -- 出自宋·彭元逊·解佩环/疏影
- 唐昌游女再归来,城中只卖琼花露。 -- 出自宋·赵文·扬州后土庙琼花香如莲花落不著地丙子一夕大
- 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 -- 出自宋·仇远·齐天乐 蝉
- 难将寸草报春晖,只觉焄蒿泣秋露。 -- 出自宋·仇远·德兴叶志道字士心葬母于银山丹井之上作丹泉
- 尚留洞草芊青,岩花重碧,游泳处、露中风袂。 -- 出自宋·刘应李·祝英台近·濯沧浪
- 蜡杵冰尘,水研花片,带得海山风露。 -- 出自宋·王易简·天香·烟峤收痕
- 锦瑟重调,绡衣乍著,聊饮人间风露。 -- 出自宋·王易简·齐天乐·翠云深锁齐姬恨
- 寂寞六郎秋扇,牵补灵均破屋,风露半襟寒。 -- 出自宋·刘将孙·水调歌头·摇风犹似旆
- 昨宵点滴山间雨,弄晴賸着花上露。 -- 出自宋·张明中·欧阳新卿赋薇药
- 两行粉泪红阑干,一朵芙蕖带残露。 -- 出自唐·张安石·苦别
- 且受用清香,古今多少,富贵草头露。 -- 出自元·许有壬·摸鱼子 赋玉簪,用明初韵
- 早练*云飘,红衣霞卷,香滴翠杯露。 -- 出自元·许有壬·摸鱼子 洹堂盆池红日莲开,予适卧病城居,
- 海棠正落胭脂雪,山瓶为酹金盘露。 -- 出自元·谢应芳·莫春陪周明府过顾将军祠下立碑
- 未思张翰莼鲈帟,俄动田横《薤露》歌。 -- 出自·袁华·忆昨(二首)
- 忆得影娥池上,金粟盈盈满树,风露九天秋。 -- 出自元·于立·水调歌头 玉山名胜集
- 青霄空外唳天时,明月光中频警露。 -- 出自元·王哲·木兰花令·鹤儿每每常相聚
- 碧湖湖上采芙蓉,人影随波动,凉露沾衣翠绡重。 -- 出自元·杨果·越调·小桃红
- 凌波梦断几番秋,只认得、三生月露。 -- 出自元·刘敏中·鹊桥仙 上都金莲
- 春寒约住柳丝圈,月明染下方诸露。 -- 出自元·张雨·踏沙行 王 隐五香图,作圆象墨,写梅?
- 白云无种满地生,有时出山为雨露。 -- 出自宋·黄庶·和白云庵七首·白云庵
- 绿瞳翦水鬓堆雾,风卷缟袖条脱露。 -- 出自宋·赵汝鐩·广寒游
- 家书一幅来雁山,扫言先生溘朝露。 -- 出自宋·刘黻·哭艺堂汤先生
- 当时同学十数人,两人引颈先朝露。 -- 出自清·杜濬·樵青歌 为黄仙裳作
- 倒不如淡饭粗茶茅屋下,和风冷露一蒲团。 -- 出自清·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
- 酒酣涂纸作横斜,笔下珠光湿春露。 -- 出自明·沈周·竹堂寺探梅
- 金龙五爪蟠彩袍,满背真珠撒秋露。 -- 出自元·张宪·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外观嘉孥弟走马歌
- 天翻地覆神鬼怒,九庙成灰陵骨露。 -- 出自元·张宪·抱遗老人玉带生歌(有序)
- 拟将胸次涤河汉,不管衣巾湿风露。 -- 出自宋·陈文蔚·夏夜露坐偶书且勉同学子
- 蜿虹绛彩垂霄路,白波渺渺散寒露。 -- 出自宋·陈宗远·梦游月宫
- 寂寥无声月亭午,蟾蜍通津堕清露。 -- 出自宋·邓忠臣·中秋月
- 忧来援笔偶成章,力戒负囊毋辄露。 -- 出自宋·高斯得·孤愤吟上十韵
- 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 -- 出自宋·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 偶然一念落树石,不觉形骸成布露。 -- 出自宋·林宪·使君沈虞卿宗丞命赋郡圃罗汉树其树叶如杨梅
- 五十哀弦顿晓声,骈首低昂泣珠露。 -- 出自宋·梅挚·和王益新繁县东湖瑞莲歌
- 岂惟蕴蓄彻遮栏,要使幽深尽呈露。 -- 出自宋·庞谦孺·表侄赵文鼎监税传才拙所定九品杜诗说正宗作
- 呼僮耕云种瑶树,斗挂青冥下风露。 -- 出自宋·史文卿·种梅
- 三千里外面尊堂,一毫头上全体露。 -- 出自宋·释崇岳·送谦侍者还乡省亲
- 天庭重降勅黄来,凌霄峰顶施甘露。 -- 出自宋·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
- 或取而有为悭贪,或舍而亡为孤露。 -- 出自宋·释慧空·送湖州觉化主
- 三呼三应箭锋拄,不呼不应全体露。 -- 出自宋·释亮·见侍者求语
- 出门撞著须菩提,拶破虚空全体露。 -- 出自宋·释如珙·偈颂三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