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7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君家稻田冠西蜀,捣玉扬珠三万斛。 -- 出自宋·苏轼·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
- 楚水别来十载,蜀山望断千重。 -- 出自宋·苏轼·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 平湖种稻如西蜀,高阁连云似渚宫。 -- 出自宋·苏轼·溪堂留题
-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 出自唐·杜甫·野望
-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 出自唐·杜甫·三绝句
-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 出自唐·杜甫·黄河二首
- 此堂不易升,庸蜀日已宁。 -- 出自唐·杜甫·扬旗
- 华夷山不断,吴蜀水相通。 -- 出自唐·杜甫·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
-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 出自唐·杜甫·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 君知否,渐香消蜀锦,泪渍吴绫。 -- 出自宋·陆游·沁园春·一别秦楼
- 遨乐无时冠巴蜀,语音渐正带咸秦。 -- 出自宋·陆游·阆中作
- 张公世外人,与蜀偶有缘,天将靖蜀乱,生公在人间。 -- 出自宋·陆游·拜张忠定公祠二十韵
- 昔我卜远游,至蜀龟辄食。 -- 出自宋·陆游·初入西州境述怀
- 会当身返东西蜀,要与公分上下庵。 -- 出自宋·陆游·寄径山印禅师
- 末路凄凉老巴蜀,少年豪举动京华。 -- 出自宋·陆游·和范舍人书怀
- 老吴将军独护蜀,坐使井络无欃枪。 -- 出自宋·陆游·晚登子城
- 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 -- 出自宋·陆游·巢
- 南郑戍还初过蜀,朝衫与鬓犹争绿。 -- 出自宋·陆游·忆唐安
- 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 -- 出自宋·陆游·醉中出西门偶书
- 在吴识昙公,至蜀识才公;弥天宣书记,晚乃得从容。 -- 出自宋·陆游·送宣书记并寄其兄昙才二公
- 戍辽虽咽切,游蜀亦迟回。 -- 出自唐·杜牧·代人作
- 疆外之险,莫过蜀土。 -- 出自唐·韩愈·元和圣德诗
- 复闻王师西讨蜀,霜风冽冽摧朝菌。 -- 出自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 长江万里通吴蜀,逢著双鱼各寄声。 -- 出自宋·杨万里·送刘德修殿院直阁将漕潼川二首
- 蜘蛛天下足,巴蜀就中多。 -- 出自唐·元稹·虫豸诗·蜘蛛
- 奉常礼乐照东蜀,十年清名留汉廷。 -- 出自宋·范成大·送同年朱师古龙图赴潼川
- 天水邊陲南接蜀,秦山翠照峨峨緑。 -- 出自宋·范成大·初冬近飲酒作
- 击胡驰汗马,迁蜀扈鸣銮。 -- 出自唐·刘长卿·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
- 一缄论贾谊,三蜀寄严家。 -- 出自唐·贾岛·寄令狐绹相公
- 南越贡珠玑,西蜀进罗绮。 -- 出自唐·皮日休·正乐府十篇·贱贡士
- 才闻冠盖游西蜀,又见干戈暗洛阳。 -- 出自宋·黄庭坚·次韵奉和仲谟夜话唐史
- 乘船入楚溯巴蜀,濆旋深恶秋水高。 -- 出自宋·苏辙·巫山庙
-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 -- 出自宋·苏辙·游庐山山阳七咏 三峡石桥
- 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 -- 出自宋·苏辙·和子瞻煎茶
- 严君将命之邛蜀,令子和家且侍行。 -- 出自宋·林逋·送楚执中随侍入蜀
- 五丁破道秦通蜀,却被行人脚下看。 -- 出自宋·张先·漫天岭
-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 -- 出自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 黄旗紫盖伊巴蜀,翠殿朱楼自武昌。 -- 出自宋·白玉蟾·武昌怀古十咏·吴王宫
- 飘飘青琐,典刑蜀国旧风流。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三楚诗书帅
- 画师黄荃出西蜀,成都范君能具知。 -- 出自宋·梅尧臣·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三白鹘屏
- 江吞彭蠡来三蜀,地接昆仑带九河。 -- 出自唐·殷尧藩·金陵怀古
- 已传乐职来西蜀,更就清斋得太常。 -- 出自宋·宋祁·张伯起自蜀还台帘对既讫以有司奉祠蜡方既即
- 远别离,明当入蜀去。 -- 出自宋·张耒·远别离
- 故人何在,依约蜀道倚青天。 -- 出自宋·韩元吉·水调歌头·明月照多景
- 姜桂茶荈出巴蜀。 -- 出自魏晋·孙楚·出歌
- 至今青史忧吴蜀,莫把知人责夏侯。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锺会
- 天开汉统王巴蜀,云从秦繇起沛丰。 -- 出自宋·谌祜·句
- 公孙奋神剑,定蜀图安危。 -- 出自宋·张俞·谒白帝庙
- 过秦何必论,喻蜀却须文。 -- 出自宋·晁说之·南充大兄尝梦见予作诗见寄次韵和呈
- 殽函为客乐,巴蜀故乡荣。 -- 出自宋·晁说之·送蒲君赴陕西漕属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