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7个字的诗句
蜀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闻昔妖氛满巴蜀,所临州县偃如风。 -- 出自宋·文同·读蒋都官画像记
- 波澜正使来西蜀,廉陛何妨逼少陵。 -- 出自宋·周必大·同年杨谨仲示芗林诸帖皆以老杜相期惟童敏德
- 春光元不分吴蜀,惊见江南半树花。 -- 出自宋·洪咨夔·答程教见和梅诗二绝
- 欲为天下谋,护蜀风寒处。 -- 出自宋·洪咨夔·隆庆徐守作堂名蜀固一夕梦与余赋诗堂上有何
- 永叔忤意窜西蜀,不免一中谗人机。 -- 出自宋·蔡襄·四贤一不肖诗·右高若讷
- 已见庙谟能喻蜀,新文更喜报金华。 -- 出自唐·郎士元·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
- 家在楚乡身在蜀,一年春色负归期。 -- 出自唐·罗邺·看花
- 身狎吴儿家在蜀,春深屡唱思乡曲。 -- 出自唐·施肩吾·吴中代蜀客吟
- 昔闻天兵入西蜀,鞞鼓乱挝裂岩谷。 -- 出自宋·汪元量·闻父老说兵
- 翠华西去遥指蜀,应念霓裳旧家曲。 -- 出自宋·王之道·天宝歌和魏定公文次韵
- 过秦应有论,谕蜀可无文。 -- 出自明·何景明·送杨太常归省(二首)
- 离秦空得罪,入蜀但听猿。 -- 出自唐·齐己·读贾岛集
- 至於河朔南两蜀,长江大河俱腾掀。 -- 出自宋·郑獬·淮扬大水
- 给军自古资巴蜀,接轸连樯转刍粟。 -- 出自宋·强至·送李去病杨元老
- 昔人石穴命西蜀,岂知桃华胥隐腹。 -- 出自宋·陈造·送项平甫教授之成都
- 奇峰西奔入秦蜀,幽谷南通接荆郢。 -- 出自宋·李廌·少华山
- 敛尽寒威离两蜀,播将春色入三河。 -- 出自宋·李新·送元播
- 气隔龙荒朝陇蜀,令严虎旅肃旌麾。 -- 出自宋·曹勋·送谢景思从辟督府二首
- 大贾五日金,徙蜀死无庇。 -- 出自宋·胡寅·寄题义陵吴簿义方堂
- 他年烂漫如西蜀,我欲从君看绮霞。 -- 出自宋·吴芾·和泽民求海棠
- 神禹岂不到,吾蜀几为池。 -- 出自宋·李石·人日集蟆颐视堰
- 墨池子云家,在蜀无他杨。 -- 出自宋·李石·送杨德源
- 乡国不须悲楚蜀,庭阶且喜集封胡。 -- 出自宋·王之望·中秋同儿侄登宝峰亭
- 诏书连年到西蜀,归田秦上群儿惊。 -- 出自宋·李流谦·送樊漕移帅泸南
- 便可扶犁老岷蜀,已闻传檄定咸秦。 -- 出自宋·李流谦·游长松闻捷音
- 霓裳惊破西行蜀,妃子仓皇死马前。 -- 出自宋·李洪·隆兴改元初余为永嘉监仓时登忠义堂睹颜鲁公
- 几年亡主将,全蜀赖明公。 -- 出自宋·楼钥·丘文定公挽词
- 万里苟同心,吴蜀安有异。 -- 出自宋·楼钥·送刘德修少卿潼川漕
- 江湖多抚字,秦蜀佐廉平。 -- 出自宋·廖行之·挽王倅
- 我似杜陵宁老蜀,君如张翰已归吴。 -- 出自宋·赵蕃·寄怀子进昆仲三首
- 君想归途在巴蜀,我行何日返东南。 -- 出自宋·赵蕃·寄唐舆决狱辰沅
- 国朝几名家,在蜀苏与范。 -- 出自宋·赵蕃·范湘监务许惠其父盘溪居士诗先往数语焉
- 忆昔少陵身在蜀,遇春曾忆两京梅。 -- 出自宋·赵蕃·立春日呈彦博并帖审知
- 魂魄无不之,吴蜀云万叠。 -- 出自宋·赵蕃·除夕古体三十韵
- 已定秦关无论蜀,好恢汤毫却归谯。 -- 出自宋·曹彦约·家本谯人得奉祠毫州喜赋述怀
- 彩舫吴天,锦轮蜀地,阅尽山川。 -- 出自宋·魏了翁·柳梢青·记得年年
- 又踏前朝脚,领蜀山川。 -- 出自宋·魏了翁·八声甘州·自王家无怨住襄城
- 扶持命脉还吾蜀,消息精神运此身。 -- 出自宋·魏了翁·李制置生日
- 成功赖诸将,三蜀仍覆盂。 -- 出自宋·程公许·感情中建除体二首
- 公家难兄弟,与蜀关重轻。 -- 出自宋·程公许·过眉山谒乡耆宿李八丈提刑
- 簪屐如呼参楚蜀,肴蔬饤饾杂冬春。 -- 出自宋·程公许·正之二十八日忽小霁领数客过东湖若水有赋为
- 但愿时平早还蜀,田间伴我劚蒿莱。 -- 出自宋·程公许·绳翁初度
- 嗟乎得陇仍望蜀,更乞一剪田中蝗。 -- 出自宋·岳珂·六月二日乙丑滥溪大雷雨
- 鹤山往事心存蜀,象澦新功力蔽吴。 -- 出自宋·阳枋·贺李万州守夔
- 或言东晋不用蜀,是时南北只守一。 -- 出自宋·阳枋·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 记匹马当年荆蜀淮。 -- 出自宋·李曾伯·沁园春·绮阁香销
- 深培根本安全蜀,直用精神定远陬。 -- 出自宋·李曾伯·代饯蜀阃赴召乐语口号
- 留得春风满全蜀,尚知杨柳赋依依。 -- 出自宋·李曾伯·代蜀总直召宴制帅乐语口号
- 德星临照来从蜀,瘴雾澄清一洗闽。 -- 出自宋·赵汝腾·庆高耻堂柱史除漕
- 坦平非有山河蜀,存养何殊雨露滋。 -- 出自宋·卫宗武·为乡人赋心田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