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在第6个字的诗句
汉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 -- 出自宋·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 出自唐·皇甫冉·春思
-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 出自唐·严武·军城早秋
-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 出自宋·陆游·金错刀行
-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 出自宋·陈与义·咏牡丹
-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 出自唐·李白·秋思
-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 出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 出自唐·李白·东海有勇妇 代关中有贤女
- 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 出自唐·李白·赠王汉阳
- 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 -- 出自唐·李白·商山四皓
- 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 出自唐·李白·山人劝酒
-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 出自唐·李白·南都行
-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 出自唐·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 出自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 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 出自唐·李白·金陵白下亭留别
-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 -- 出自唐·李白·送杨燕之东鲁
- 皎皎牵牛河汉女。 -- 出自宋·苏轼·渔家傲 七夕
- 两雄一律盗汉家,嗜好亦若肩相差。 -- 出自宋·苏轼·鳆鱼行
-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 出自宋·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
- 相与啮毡持汉节,何妨振履出商音。 -- 出自宋·苏轼·次韵郑介夫二首
-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
- 悃愊无华真汉吏,文章尔雅称吾宗。 -- 出自宋·苏轼·苏潜圣挽词
- 大笔推君西汉手,一言置我二刘间。 -- 出自宋·苏轼·次韵钱穆父
- 事须莫与谬汉吃,送与麻田吴远游。 -- 出自宋·苏轼·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
-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 出自宋·苏轼·宿九仙山(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
-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 出自唐·杜甫·偶题
-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 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 长云湿褒斜,汉水饶巨石。 -- 出自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 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 -- 出自唐·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 秦山当警跸,汉苑入旌旄。 -- 出自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 胡星坠燕地,汉将仍横戈。 -- 出自唐·杜甫·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贾至)
- 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 -- 出自唐·杜甫·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
- 儒衣山鸟怪,汉节野童看。 -- 出自唐·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 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 出自唐·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 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 出自唐·杜甫·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 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 -- 出自唐·杜甫·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
- 文园终寂寞,汉阁自磷缁。 -- 出自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
-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 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 出自唐·白居易·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 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 -- 出自唐·白居易·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 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 -- 出自唐·白居易·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 出自唐·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
- 匈奴遥俯伏,汉相俨簪裾。 -- 出自唐·王维·上张令公
- 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 -- 出自唐·王维·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 -- 出自唐·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 楚妃交荐枕,汉后共藏阄。 -- 出自唐·李商隐·拟意
- 周王传叔父,汉后重神君。 -- 出自唐·李商隐·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 七十二桥天汉上,彩虹飞下晾鹰台。 -- 出自清·纳兰性德·南海子
- 星斗阑干河汉流,建州风物更禁秋。 -- 出自宋·陆游·秋怀
-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 出自宋·陆游·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