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在第6个字的诗句
汉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少读诗书陋汉唐,暮年身世寄农桑。 -- 出自宋·陆游·自嘲
- 黑云横绝天汉津,父老佥言候当雨。 -- 出自宋·陆游·喜雨
- 萧相守关成汉业,穆之一死宋班师。 -- 出自宋·陆游·读史
- 鸭绿桑乾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 -- 出自宋·陆游·书事
- 太液黄鹄歌汉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池中。 -- 出自宋·陆游·太息
- 嶓冢山头是汉源,故祠寂寞掩朱门。 -- 出自宋·陆游·怀旧
- 啮雪岂无归汉日,饭牛犹有相齐时。 -- 出自宋·陆游·题传神
- 筑城声酸嘶,汉月傍城低。 -- 出自宋·陆游·古筑城曲
- 睡起不知秦汉事,一尊闲醉华阳川。 -- 出自宋·陆游·梦海山壁间诗不能尽记以其意追补
- 忆昔遨游蜀汉间,駸駸五十尚朱颜。 -- 出自宋·陆游·蜀汉
- 苦节雪中逢汉使,高标泽畔见湘累。 -- 出自宋·陆游·涟漪亭赏梅
- 金石阙讹秦汉旧,山川胜绝晋唐余。 -- 出自宋·陆游·山行见三十年前题名怅然有赋
- 致主初心陋汉唐,暮年身世落农桑。 -- 出自宋·陆游·饮村店夜归
- 李广不生楚汉间,封侯万户宜其难! -- 出自宋·陆游·赠刘改之秀才
- 复见神驹来汉家,势走滅没開风沙。 -- 出自宋·陆游·韩幹马圖
- 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 出自唐·杜牧·故洛阳城有感
- 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 -- 出自唐·杜牧·题青云馆
- 银阙双高银汉里,玉山横列玉墀前。 -- 出自唐·杜牧·奉和仆射相公春泽稍愆圣君轸虑嘉雪忽降品汇
- 功谢萧规惭汉第,恩从隗始诧燕台。 -- 出自宋·王安石·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
- 曲学暮年终汉相,高谈平日漫周公。 -- 出自宋·王安石·送陈舜俞制科东归
- 泊船棠阴下,汉水清且浅。 -- 出自宋·王安石·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 汜水鸿沟楚汉间,跳兵走马百重山。 -- 出自宋·王安石·书汜水关寺壁
- 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朱绂水云身。 -- 出自宋·王安石·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
- 万里如今持汉节,却寻此路使呼韩。 -- 出自宋·王安石·涿州
- 还见子孙持汉节,欲临关塞抚羌酋。 -- 出自宋·王安石·送李太保知仪州
- 一题作行至汉川作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 -- 出自唐·孟浩然·行出东山望汉川
- 岂与周宣,云汉徒诗。 -- 出自唐·张九龄·奉和圣制喜雨
-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 出自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 -- 出自唐·刘禹锡·寄陕州姚中丞
- 荆台宿暮雨,汉水浮春澜。 -- 出自唐·刘禹锡·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 -- 出自唐·刘禹锡·秋夜安国观闻笙
-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 -- 出自唐·岑参·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 魏宫铜盘贮,汉帝金掌持。 -- 出自唐·岑参·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 出自唐·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得飞字)
- 又云汉使把汉节,西北万里穷昆仑。 -- 出自宋·欧阳修·菱溪大石
- 犹须新秋凉,汉水临清漾。 -- 出自宋·欧阳修·答梅圣俞寺丞见寄
- 江海淮济洎汉沔,岂不浩渺汪而大。 -- 出自宋·欧阳修·巩县初见黄河
- 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榴花。 -- 出自宋·欧阳修·千叶红梨花
- 洛水嵩峰霄汉外,百官西望涕难胜。 -- 出自宋·秦观·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 道旁初无异,汉将疑虎伏。 -- 出自宋·秦观·和子瞻双石
- 长沙哀纠纆,汉阴嗤桔槔。 -- 出自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 出自唐·温庭筠·赠蜀府将
- 贾谊文才动汉家,当时不免来长沙。 -- 出自宋·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 早晚相将云汉外,重为龙友免天涯。 -- 出自宋·范仲淹·寄馀杭全安石段少连二從事
- 河湟议始行,汉唐功必寻。 -- 出自宋·范仲淹·阅古堂诗
- 尧蓂方告朔,汉酎更宜春。 -- 出自宋·晏殊·奉和御製中和节
-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 出自宋·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
- 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 -- 出自唐·李世民·出猎
- 秦皇虽笃好,汉武洪其源。 -- 出自唐·韩愈·谢自然诗
- 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 -- 出自唐·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