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在第4个字的诗句
台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 出自·近代·梅岭三章
-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 出自唐·张说·邺都引
-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 出自清·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 出自宋·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 出自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 出自唐·李白·苏台览古
- 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 出自宋·韩疁·高阳台·除夜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出自唐·李白·古朗月行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出自宋·苏麟·断句
-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 出自唐·温庭筠·苏武庙
-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 出自明·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 “还似天台新雨后,小峰云外碧尖尖。”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 出自··
-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 -- 出自唐·李白·书情题蔡舍人雄
-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 出自唐·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 一作春归桃
- 蹴鞠瑶台边。 -- 出自唐·李白·古风其四十六
- 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 -- 出自唐·李白·江上答崔宣城
-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 -- 出自唐·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 往还瑶台里,鸣舞玉山岑。 -- 出自唐·李白·寓言三首
- 宋国梧台东。 -- 出自唐·李白·古风其五十
- 愿入兰台宫。 -- 出自唐·李白·寄上吴王其三
- 妾本崇台女,扬蛾入丹阙。 -- 出自唐·李白·邯郸才人嫁为斯养卒妇
- 枉作阳台神。 -- 出自唐·李白·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三
- 羡尔瑶台鹤,高栖琼树枝。 -- 出自唐·李白·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 蚀此瑶台月。 -- 出自唐·李白·古风其二
- 犹絷夏台。 -- 出自唐·李白·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 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 出自宋·苏轼·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 人在瑶台阆苑。 -- 出自宋·苏轼·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 出自宋·苏轼·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出自宋·苏轼·春宵
- 近闻南台松,新枝出馀僵。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 近闻南台松,新枝出余僵。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 出自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 南山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 出自宋·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
- 归去瑶台路,还应月下逢。 -- 出自宋·苏轼·和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甫斋素祈雨不至二首
- 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 -- 出自宋·苏轼·舶趠风
-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 -- 出自宋·苏轼·凌虚台
- 绛阙云台总有名,应须极贵又长生。 -- 出自宋·苏轼·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 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 -- 出自宋·苏轼·潮中观月
-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 出自先秦·诗经·灵台
-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 出自·毛泽东·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出自·毛泽东·七言诗·戏改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 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 -- 出自宋·李清照·新荷叶
-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 出自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 出自唐·杜甫·重游何氏五首
-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 出自唐·杜甫·壮游
-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 -- 出自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
- 议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 -- 出自唐·杜甫·建都十二韵
-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 出自唐·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 出自唐·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 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 -- 出自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