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在第4个字的诗句
台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谓当上台省,岂复论等级;如何困无津,俛首临一邑? -- 出自宋·陆游·送陈希周赴安福令
- 社近楼台昼已长,丰年颇减簿书忙。 -- 出自宋·陆游·旬日公事颇简喜而有赋
- 戏留楚台云,宝靥斗姿媚。 -- 出自宋·陆游·次韵宇文使君山行
- 北面行台号令新,绣旗豹尾渡河津。 -- 出自宋·陆游·军中杂歌
- 浪迹天台一梦中,距今四十五秋风。 -- 出自宋·陆游·寄天封明老
- 落日楼台频徙倚,西风鼓笛倍凄悲。 -- 出自宋·陆游·重九会饮万景楼
- 形胜轮台地,飞腾瀚海师。 -- 出自宋·陆游·骨相
- 虚称砌台使,不遇玉函方。 -- 出自宋·陆游·哭开孙
- 飞腾上台阁,废放落云梦。 -- 出自宋·陆游·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
- 西府中台推独步,行对金莲宫烛。 -- 出自宋·陆游·赤壁词/念奴娇
-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 出自魏晋·陶渊明·命子 其六
- 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卮。 -- 出自唐·杜牧·少年行
- 何日武台坐,兵符授虎臣? -- 出自唐·杜牧·史将军二首
-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 出自唐·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 出自唐·杜牧·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 出自唐·杜牧·睦州四韵
- 高拂楼台低映水。 -- 出自宋·柳永·木兰花/玉楼春
- 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腾沸。 -- 出自宋·柳永·长寿乐·繁红嫩翠
- 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 -- 出自宋·柳永·击梧桐
- 妆点层台芳榭。 -- 出自宋·柳永·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 简狄在台,喾何宜? -- 出自先秦·屈原·天问
-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 -- 出自唐·李贺·自昌谷到洛后门
-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 出自唐·李贺·自昌谷到洛后门
- 窈窕阳台彼神女,朝朝暮暮能云雨。 -- 出自宋·王安石·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
- 想见阳台路,神归发彩凉。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张子野秋中久雨晚晴
- 下视楼台处,空多树木苍。 -- 出自宋·王安石·游杭州圣果寺
- 宜春旧台沼,日暮一登临。 -- 出自宋·王安石·宜春苑
- 君作新台拟岘山,羊公千载得追攀。 -- 出自宋·王安石·为裴使君赋拟岘台
- 行到月台逢翠碧,背人飞过子城东。 -- 出自宋·王安石·江宁府园示元度
- 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 -- 出自唐·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 欣逢柏台旧,共谒聪公禅。 -- 出自唐·孟浩然·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
-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 -- 出自唐·孟浩然·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一作陪柏台友访聪上
-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 -- 出自唐·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 岂悟瑶台雪,分雕玉树行。 -- 出自唐·张九龄·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 出自唐·刘禹锡·杨柳枝
- 故人南台旧,一别如弦矢。 -- 出自唐·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
-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 -- 出自唐·刘禹锡·城东闲游
-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 出自唐·刘禹锡·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
- 树绕荒台叶满池,箫声一绝草虫悲。 -- 出自唐·刘禹锡·题于家公主旧宅
- 东洛池台怨抛掷,移文非久会应成。 -- 出自唐·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
- 身在行台为仆射,书来甪里访先生。 -- 出自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见寄
-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 -- 出自唐·刘禹锡·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
- 制诰留台阁,歌词入管弦。 -- 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
- 照耀楼台变,淋漓松桂清。 -- 出自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雪中游玄都见忆
-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 出自唐·刘禹锡·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
- 更入天台石桥去,垂珠璀璨拂三衣。 -- 出自唐·刘禹锡·送元简上人适越
- 双节外台贵,孤箫中禁传。 -- 出自唐·刘禹锡·酬滑州李尚书秋日见寄
- 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 出自唐·岑参·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 出自唐·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 出自唐·岑参·邯郸客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