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军略第三十五
军略第三十五
【提示】
本篇论述了在江河湖沼地带作战时必须准备的各种装备器材。首先强调了“凡帅师将众,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素信,士卒不习”,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接着,分别论述了攻城围邑、行军宿营、越过沟堑、渡过江河等等所应准备的各种装备器材。最后指出:“三军用备,主将何忧?”即只要器械准备周全,训练精熟,就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领兵深人敌国境内,遇到深溪大谷和难以通过的河流,我军尚未完全渡过,忽然天降暴雨,洪水涌来,水位大涨,后面的军队被水隔断,既没有船只、桥梁、又没有堵水用的草料物资。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全军渡过,使军队不至滞留太久,应当怎么办?”
太公答道:“大凡率领军队作战,如果计划不预先拟定,器械不事先准备,平时训练没有落实,士卒技术不熟练,就不能算是王者的军队。凡是军队有大的军事行动,没有不训练士兵熟练使用各种器械的。如攻城围邑,就用轒辒、临车和冲车等各种攻城战车;观察城内敌情,就用登高的云梯和瞭望敌人动静的飞楼;三军前进和驻扎,就用武冲、大橹等战车在前后掩护;断绝交通,遮隔街道,就用勇敢而有技术的士卒使用强弩控制两侧;设置营垒,就在四周布设天罗、武落、行马、蒺藜等障碍器材;白天就登上云梯瞭望远方,并设置五色旌旗报告敌情;夜晚就点燃烟火,并击响雷鼓、敲动鼙鼓、摇动大铎、吹响鸣笳,作为指挥信号;跨越沟堑,就用飞桥、转关,辘轳、鉏铻等器械;渡越大河,就用天潢、飞江等船只;逆流而行,就用浮海、绝江等器材。三军所需的器材用具都己齐备,主将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溪大谷险阻之水,吾三军未得毕济,而天暴雨流水大至,后不得属于前,无有舟梁①之备,又无水草之资。吾欲毕济,使三军不稽留,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帅师将众,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素信,士卒不习。若此,不可以为王者之兵也。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攻城围邑,则有轒辒、临冲②;视城中则有云梯、飞楼③;三军行止,则有武冲、大橹,前后拒守;绝道遮街,则有材士强弩卫④其两旁;设营垒,则有天罗、武落⑤、行马、蒺藜;昼则登云梯远望,立五色旌旗;夜则设云火万炬,击雷鼓,振鼙铎,吹鸣笳⑥;越沟堑,则有飞桥、转关、辘轳、鉏铻;济大水,则有天潢、飞江;逆波上流,则有浮海、绝江⑦。三军用备,主将何忧?”
【注释】
①梁:桥、桥梁。
②轒辒(fěnwēn):古代用于攻城的一种车辆。其形制下设四轮,上蒙以皮革,中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临冲:攻城器械的名称。临车是从上视下的车辆,冲车为冲幢城门的战车。
③云梯:古代攻城时用来攀登城墙的长梯。飞楼:用以登高观察城中敌情的望楼。
④卫:底本作“冲”,疑误,据《武经七书汇解》校改。
⑤武落:即虎落,绳索和木桩。
⑥笳:古管乐器名。
⑦浮海、绝江:均为古代的渡河器材。
【例证】
“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人和武器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现实的战斗力。在渡过江河作战时,离不开桥梁等装备器材。宋初渡江灭亡南唐就是这样的一个例证。
宋朝建立后,先后翦灭了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四大割据势力,占据了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江北地区以及珠江下游地区,并控制了建都于杭州的吴越,在战略上形成了对南唐的四面包围。南唐后主李煜,在宋灭南汉之后,深感局势危急,遣使主动削去南唐国号,称江南国主,表示臣服宋朝。但同时又暗地募兵备战,企图利用长江天险,阻止宋军南下,保持苟且偷安的局面。宋在灭南汉后,对江南己是志在必得,认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允许南唐继续存在下去。因此,立即从各方面进行进攻南唐的准备工作。开宝五年(972 年)初,用离间计除掉了南唐重要将领林仁肇。开宝六年四月,以重修天下图经为名,派使向南唐索取诸州图志,以了解江南山川形势,屯戍交通、户口多寡等情况。”宋太祖赵匡胤很早就开始制造战船,训练水军,并经常检阅水战演习。开宝七年七月,采纳江南人樊若水(一作樊作冰)的建议,在荆湖造巨舰战船数千艘,以备波江时架设浮桥,用于水战。九月,各路宋军十万人马向荆南集结待命。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赵匡胤发兵讨伐南唐。十月,京师水军沿汴、淮向江南进发,荆湖水军携带预作浮桥用的舰船沿长江靠北岸一侧顺江东下。南岸唐军以为宋军是例行巡江,未加阻击,因而未军顺利通过南唐屯兵十万的要地湖口。宋军突然渡过长江,袭占峡口寨(今安徽贵池西),水陆并进,直取池州。在石碑口(今安徽安庆西)把巨舰大船连接起来,按照采石矾一带江面宽度,试搭浮桥,获得成功。然后继续东下,攻取长江下游重要渡口采石矾(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十一月,宋军将石碑口试搭的浮桥移至呆石矶,“系缆三日而成。不差尺寸,大兵过之,如履平地。”江北宋军迅速跨过长江,直扑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当宋军在采石矶架设浮桥时,南唐君臣认为自古以来,未闻此事,不过儿戏而已,仅派二万人迎击宋军,但被宋军击败。宋军主力渡过长江后,立即发起猛烈进攻,开宝八年正月,在秦淮河(经金陵城西南)击败南唐军十余万人,并击败溯江而上企图夺取采石矶浮桥的江南水军。进围金陵。十一月宋军发起总攻,金陵城破,李煜投降。南唐灭亡。
灭亡南唐是北宋统一南方的最后一战,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次江河作战。宋军的胜利,是因为“虑先设”、“器械备”。“教素信”、“士卒习”。长江自古号称天堑。南北相战历来以渡江为难。宋重视制造船舰和水军的训练,由于准备充分,特别是采纳了樊若水预制浮桥之策,对保证宋军主力迅速渡江起了很大作用。樊若水对采石矶一带地形非常熟悉,往来大江南北数十次,对一年四季的水位变化和两岸广狭了如指掌,从而才得以预造出“不
差尺寸”的浮桥。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确实难能可贵,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创举。
网友关注
- 驼背的故事
- 乌木马的故事
- 第六章 董二袁刘传第六
- 坟
- 第八章 送命的罂粟花田
- 第一章 武帝纪第一
- 第五章 救出了铁皮人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第十二章 找寻恶女巫
-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术
- 第十章 守卫城门的人
- 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三根绿枝
- 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 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第七章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第十四章 飞猴
- 麦穗的故事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国家
- 第十三章 钟繇华歆王朗传
- 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 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兹里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第十三章 救助
- 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 第二十一章 王卫二刘傅传
- 第十章 荀彧攸贾诩传
- 上帝的食物
-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
- 第十九章 会捉人的树
- 哈·曼丁的故事
-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
- 第四章 三少帝纪第四
- 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风来了
- 第十五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第四章 穿过森林去的路
- 第五章 后妃传第五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七章 惊险的旅程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传
- 第二章 会见芒奇金人
- 第二三章 甘林达满足了多萝茜的愿望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杨杜赵裴传
- 第十七章 轻气球怎样飞走的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
-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 第十六章 任苏杜郑仓传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
-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诸夏侯曹传
- 第二十章 美丽的瓷器城
- 第十一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来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刘蒋刘传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三章 武帝纪第三
- 第十九章 任城陈萧王传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第十七章 张乐于张徐传
- 第八章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二十四章 韩崔高孙王传
- 终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纪第二
- 第二一章 狮子成为兽国之王
- 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 老汉伦克朗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陈徐卫卢传
- 第六章 一只胆小的狮子
精品推荐
- 陵水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4/25℃
- 陇西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7/13℃
- 克拉玛依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晴,风向:西风,风力:4-5级转<3级,气温:22/13℃
- 乌什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9℃
- 博乐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0℃
- 墨玉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3℃
- 阿图什市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7/13℃
- 民丰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东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6/14℃
- 和硕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4/9℃
- 合作市05月30日天气:阵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