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六守第六
六守第六
【提示】
本篇首先论述了国君失去天下的原因在于用人不当。接着论述了选拔人才的六条标准:仁、义、忠、信、勇、谋。并进一步说明应用富之、贵之、付之、使之、危之、事之等六种手段来考察,就能够知道其是否符合这六条标准。然后指出国君必须控制和掌握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三大支柱:农、工、商。最后指出:“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译文】
文王问太公道:“统治国家管理民众的君主,其所以失去国家和民众的原因是什么?”
太公答道:“那是用人不慎造成的。君主应该做到六守、三宝。”
文王问:“什么是六守?”
太公回答说:“一是仁爱,二是正义,三是忠诚,四是信用,五是勇敢,六是智谋。这就是所谓的六守。”
文王问:“如何审慎地选拔符合六守标准的人才呢?”太公说:“使他富裕,‘以考验他是否逾越礼法;使他尊贵,以考验他是否骄横不驯;委以重任,以考验他是否坚定不移地去完成;命令他处理问题,以考验他是否隐瞒欺骗;让他身临危难,以考验他是否临危不惧;让他处理突发事变,以考验他是否应付裕如。富裕而不逾礼法的。是仁爱之人;尊贵而不骄横的,是正义之人;身负重任而能坚定不移去完成的,是忠诚之人;处理问题而不隐瞒欺骗的,是信用之人;身处危难而无所畏惧的,是勇敢之人;面对突发事变而应付裕如的,是有智谋的人。君主不要把三宝交给别人,如果交给别人,君主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威。”
文王问:“您所指的三宝是什么?”
太公答道:“大农、大工、大商,这三件事叫做三宝。把农民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地进行生产,粮食就会充足;把工匠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地进行生产,器具就会充足;把商贾组织起来聚居在一起进行贸易,财货就会充足。让这三大行业各安其业,民众就不会寻思变乱。不应打乱这种区域结构,不要拆散居民的家族组织。使臣民不得富于君主,城邑不得大于国都。具备六守标准的人得到重用,君主的事业就能昌盛发达;三宝发展完善,国家就会长治久安。”【原文】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太公曰:“不慎所与①也。人君有六守、三宝②。”
文王曰:“六守者何也?”
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
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
文王曰:“敢问三宝?”
太公曰:“大③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④,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⑤。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注释】
①与:给予,托付,引申为任用人才。
②六守:守,遵守,奉行。此处指挑选任用臣僚的标准。六守,即用人的六项标准。三宝:宝,宝贵。此处指国家经济命脉。三宝,即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三件大事。
③大:重视、发展的意思。
④乡:行政区划单位。泛指城市以外的地方。
⑤都:大城邑。国,国都,首都。
【例证】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并最终称霸的过程,就是“三宝完,则国安”的最好例证。
春秋时期,社会急剧动荡,各诸侯国之间争战不断。齐桓公为争夺霸权,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在内政上,实行“叁其国而伍其鄙”的政策,“国”就是国都及其郊区。“叁其国”就是把“国”划分成二十一乡,工商乡六个,士(农),乡十五个。“鄙”就是乡村。“伍其鄙”就是规定三十家为一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设一卒帅;十卒为一乡,设一乡帅;三乡为一县,设一县帅;十县为一属,设一大夫。全国乡村共分为五属,分别由五个大夫管理。“叁其国而伍其鄙”的目的,是为了“定民之居,成民之事”。也就是使民众各有其居,各守其业,不许杂处或任意迁徙。
接着,管仲又进行军制改革,实行“作内政而寄军令”。也就是把军令寓于内政之中,寓兵于农,兵民合一。把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十五个士乡的行政组织是:五家一轨,设一轨长;十轨一里,设一有司;四里一连,设一连长;十连一乡,设一良人。与此相应的军事组织是,每家出一人,一轨组成一伍。由轨长率领;一里五十人,组成一小戎,由里有司率领;一连二百人,组成一卒,由连长率领;一乡二千人,组成一旅,由乡良人率领;五乡一万人,组成一军,立一元帅。这样十五个于乡可以组成三军,从而扩大了兵源,增强了军力。
管仲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井田制的限制,采取了“相地而衰征”的措施,按照土地的好坏分等级征税。还规定国家经营盐铁事业,设立盐官煮盐,设立铁官掌管制造农具,鼓励鱼盐贸易等等。
管仲创设了“三选”制选拔人才。规定各乡把本乡中有才德武功的人推选到国家中去,是第一选。这些人经过有关部门的试用考核,将其中优秀的推荐给国君,这是第二选。国君再亲自考核,合格者任命为上卿的助手,为第三选。为了加强国君的权力,管仲要求桓公掌握住生、杀、富、贵、贫、贱“六柄”,实行“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
经过上述改革,齐国实力迅速增强,为后来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
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友关注
- 第八章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第七章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阿卜杜拉法兹里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杨杜赵裴传
- 第十六章 任苏杜郑仓传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第二一章 狮子成为兽国之王
- 第十章 守卫城门的人
- 第二十四章 韩崔高孙王传
- 第十九章 会捉人的树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 第二十一章 王卫二刘傅传
- 第五章 后妃传第五
- 第十七章 轻气球怎样飞走的
- 第一章 旋风来了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三根绿枝
- 朱特和两个哥哥的故事
- 哈·曼丁的故事
- 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 第五章 救出了铁皮人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
- 麦穗的故事
- 第一章 武帝纪第一
- 上帝的食物
- 渔翁、魔鬼和四色鱼的故事
- 第六章 董二袁刘传第六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传
- 第十六章 大骗子的魔术
- 补鞋匠迈尔鲁夫的故事
- 第四章 三少帝纪第四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来
- 第二三章 甘林达满足了多萝茜的愿望
- 第十九章 任城陈萧王传
- 第三章 武帝纪第三
- 第十七章 张乐于张徐传
- 第四章 穿过森林去的路
-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 第十五章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第二十章 美丽的瓷器城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驼背的故事
- 第二章 会见芒奇金人
- 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
- 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刘蒋刘传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陈徐卫卢传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 第九章 后诸夏侯曹传
- 第十三章 钟繇华歆王朗传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终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十二章 找寻恶女巫
- 第十章 荀彧攸贾诩传
- 老汉伦克朗
- 国王山努亚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
- 女王祖白绿和糖饭桌子的故事
- 睡着的国王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八章 送命的罂粟花田
- 坟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纪第二
- 第七章 惊险的旅程
- 第十四章 飞猴
- 蠢汉、驴子与骗子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胆小的狮子
- 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国家
- 第十一章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 乌木马的故事
- 懒汉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
精品推荐
- 甘德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8/2℃
- 麦盖提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8/15℃
- 沙坡头区05月30日天气:晴转小雨,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转4-5级,气温:29/15℃
- 博乐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5/10℃
- 响水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1/16℃
- 垣曲县05月30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6℃
- 德令哈市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西北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17/8℃
- 乌兰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风向:西风,风力:<3级,气温:22/8℃
- 临夏市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6/15℃
- 乐东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