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茇
成语(Idiom):藁茇(gǎo bā)
发音(Pronunciation):gǎo bā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做事草率、不认真负责。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藁茇是指用稻草和韭菜根做成的饭食。由于稻草不易煮熟,韭菜根味道也不好,所以藁茇是一种粗制滥造、草率敷衍的饭食。因此,成语“藁茇”用来形容做事草率、不认真负责的态度。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评、警示他人的工作态度不端正,或者自嘲自己的工作不够认真负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藁茇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叫公孙衍,他非常懒散,无所事事。有一天,他的朋友送了他一碗藁茇,希望他能吃点东西,好好工作。但是公孙衍并没有认真对待这碗藁茇,而是漫不经心地吃了几口,然后就放下了。后来,人们用“藁茇”来形容做事草率、不认真负责的态度。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动词 + 宾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藁茇,从来不认真负责。
2. 我们不能藁茇工作,要对每一项任务都尽心尽力。
3. 这个项目需要认真对待,不能草率敷衍,否则会出大问题。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藁茇”想象成一碗粗制滥造的饭食,用来形容做事草率、不认真负责的态度。可以通过想象自己或他人在吃这碗不好吃的藁茇时的表情和态度,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与工作态度相关的成语,如“敷衍塞责”、“马虎不得”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他的作业总是藁茇,从来不认真写。
2. 初中生(14岁):我们不能藁茇考试,要好好准备每一科目。
3. 高中生(17岁):他这个人做事总是藁茇,不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