佻巧
成语(Idiom):佻巧
发音(Pronunciation):tiāo qiǎ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言语行动轻浮、不严肃。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佻巧是由“佻”和“巧”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佻”指人的言行轻浮、不严肃;“巧”指人的手段灵巧、机智。佻巧形容人言语行动轻浮、不严肃,善于使用巧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佻巧多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轻浮、不庄重、不严肃。例如,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严肃的场合开玩笑或说些轻浮的话,不符合场合的氛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佻巧最早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佻巧之民,国之贼也。”意思是说,佻巧的人是国家的祸害。这句话形容那些言语轻浮、行动不严肃的人会给国家带来危害。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形容词组成,形容人的言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丧事上说笑话,真是佻巧之人。
2. 这个会议是严肃的场合,不要佻巧开玩笑。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佻巧的发音与“跳跃巧妙”的形象联系起来,形容一个人行为轻浮、灵活机智。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轻佻”、“言行不一”等,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举止佻巧,总是喜欢说些有趣的笑话。
2. 初中生:他在考试前总是佻巧地给同学们讲解答案,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
3. 高中生:她的佻巧举止在同学们中间很受欢迎,但在老师眼里却显得不够认真。
4. 大学生:在正式的学术讨论中,不应该有佻巧的言辞和轻浮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