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吏
成语(Idiom):陂吏(bēi lì)
发音(Pronunciation):bēi l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小官吏、地方官员。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陂,古代指小坡、小山。吏,指官员、公务员。陂吏原指小地方的官员,后来泛指官僚主义、官僚作风。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评官僚主义、官僚作风的现象,形容官员追求权力、繁文缛节,忽视人民利益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陂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当时,孔子在鲁国担任官职,他的一位学生前来拜访。这位学生本来是农民出身,后来通过努力考取了官职。他对孔子说,他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是能够为民众服务,感到非常满足。孔子听后说:“你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是你要谨慎,不要变成陂吏。”这句话意思是,不要因为小官职而追求权力,要始终保持为民众服务的初心。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陂吏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位市长一上任就变成了一个陂吏,只顾着搞形式主义,忽视了基层民众的实际需求。
2. 他虽然只是个陂吏,但是他一直坚持为民众解决问题,受到了大家的赞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陂吏”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官僚主义、官僚作风相关的成语,如“官样文章”、“官官相护”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一个陂吏,他每天都很忙,但是很少陪我玩。
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班长变成了一个陂吏,只顾着管规矩,不关心同学们的需求。
3. 高中生:政府官员应该摒弃陂吏作风,真正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