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累
成语(Idiom):俗累
发音(Pronunciation):sú lè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庸俗浅薄、不高尚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俗累是由“俗”和“累”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俗”表示庸俗、浅薄的意思,“累”表示事物繁多、杂乱的意思。合在一起,形容人或事物庸俗浅薄、不高尚。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思想、品德或事物的质量低劣、不值得称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俗累”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代的《续齐谐记》中。故事记载,梁武帝时期,有一位名叫刘智的官员,他在宴会上表现出庸俗浅薄的品质,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和嘲笑。于是有人写了一首诗来讽刺他:“俗累满身尽出来,一篇文章一篇杯。骂他不是为骂他,骂他作为骂他杯。”这首诗中的“俗累”一词就是指刘智庸俗浅薄的形象。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电视剧的剧情俗累,毫无新意。
2. 这家餐厅的菜品质量低劣,太过俗累。
3. 这位明星的形象越来越俗累,失去了原本的风采。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俗累”与庸俗浅薄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或者将其与不值得称道的人或事物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庸俗浅薄相关的成语,如“庸俗”、“浅薄”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行为举止非常俗累,没有任何风度。
2. 初中生:这本书的情节俗累,毫无新意。
3. 高中生:这个电视剧的剧情太过俗累,完全不值得一看。
4. 大学生:她的言行举止透露出一种俗累的气息,让人不敢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