晤语
晤语(wù yǔ)
发音(Pronunciation):wù yǔ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晤语是指会面时的言辞,指会谈、交谈。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晤语是由“晤”和“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晤意为见面,语意为言语。晤语即指会面时的言辞,特指会谈、交谈。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晤语常用于描述两人或多人在会面时的交流对话。可以用于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如商务会谈、朋友聚会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晤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晏婴的人因为得罪了国君,被贬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后来,晏婴的才能得到了重用,他被任命为相国。当晏婴再次回到国都时,国君非常高兴地与他会面,对他说:“晤语之善,无如先生。”意思是晏婴的言辞非常出色,没有人能够与之相比。从此以后,“晤语”就成为了形容会面时的交流对话。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晤语是一个名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会议上,各位代表进行了热烈的晤语。
2. 面对面的晤语,更容易沟通理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晤语”。可以想象自己和一位重要的人进行会面,通过言辞交流来达成共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交流对话相关的成语,如“言辞犀利”、“话不投机”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6-12岁):我和朋友在操场上晤语了一番,商量着一起玩什么游戏。
初中生(12-15岁):老师在班会上和我们晤语了一下,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
高中生(15-18岁):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晤语会,大家就学校的事情进行了讨论。
大学生(18-22岁):在实习期间,我和公司的领导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晤语,讨论了项目的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