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责
成语(Idiom):峻责(jùn zé)
发音(Pronunciation):jùn z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严厉的责备或批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峻责是指对错误、过失或不良行为进行严厉的责备或批评。它强调了批评的严肃性和严重性,通常用于形容上级对下级的严厉批评,或者长辈对晚辈的严肃教诲。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峻责常用于形容严肃的教育、管理或指导过程中,用以表达对错误行为的严厉批评。例如,老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严肃批评,家长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严厉教导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峻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齐太公世家》。据传,齐国太公望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开国功臣,他对自己的儿子齐庄公要求极为严格,时常斥责他的过失和错误。因此,峻责一词就由此而来,用以形容严厉的责备。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峻责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峻”表示严厉、严肃,“责”表示责备、批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质量提出了峻责。
2. 领导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峻责。
3. 父亲对儿子的不良行为进行了峻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峻责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严肃的老师或领导在严厉地责备学生或员工的场景,以此来联想峻责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峻责相关的成语,如“严加峻责”、“峻刑”等,可以深入学习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老师对我的作业质量提出了峻责。
初中生:领导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峻责。
高中生:父亲对儿子的不良行为进行了峻责。
大学生:老板对员工的工作失误进行了峻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