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书
成语(Idiom):责书(zé shū)
发音(Pronunciation):zé sh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批评、指责别人的言辞或文字。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责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字面意思是“责备的书信”。它用来形容批评、指责他人的言辞或文字。责书通常含有批评、警告和劝诫的意味,用来表达对他人行为不满或不认同的态度。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责书常常用于书面语言和正式场合,如公告、信函、报告等。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不负责任、不合适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满,以及对他人错误观念的批评和警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责书的起源,目前尚无确切的故事或传说。然而,这个成语常常出现在古代文献和书信中,可以看出它在古代社会中的使用频率较高。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责书由“责”和“书”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责”表示批评、指责,“书”表示书信、文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写了一封责书给公司的领导,批评他们的管理方式不当。
2. 这篇报告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工作的责书。
3. 他的文章中充满了责书的言辞,让人感到他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批评。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责书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写信时,用批评的语气写下了对他人的指责和批评,形成了责书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责书这个成语后,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责无旁贷”、“责任重大”等,以扩展对于责任与批评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老师写了一封责书给我,让我注意课堂纪律。
2. 初中生(13-15岁):我收到了一封责书,因为我没有按时完成作业。
3. 高中生(16-18岁):学校给了我一份责书,因为我迟到了三次。
4. 大学生(19-22岁):教授给我写了一份责书,对我的论文提出了批评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