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鉢
成语(Idiom):托鉢(tuō bō)
发音(Pronunciation):tuō bō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僧人或行乞者拿着钵盂向人乞讨食物。比喻向别人乞求帮助或恩惠。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托鉢一词源于佛教,原指僧人行乞时用钵盂接受信徒的施舍。后来扩展为一种比喻,表示向他人请求帮助或恩惠。托鉢强调的是一种谦卑的姿态,向别人请教或寻求帮助时应该保持谦虚和感恩之心。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向他人恳求帮助、求助或寻求支持的情况。例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向同事请教,或在生活中向朋友借钱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托鉢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描述了佛陀及其弟子行乞乞食的情景。佛教中托鉢被视为一种修行的方式,通过行乞来锻炼自己的谦虚、满足和感恩之心。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宾结构,由“托”和“鉢”两个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向老师托鉢,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
2. 在困难时,他毫不犹豫地托鉢向朋友求助。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联想托鉢的场景,想象一个行乞者拿着钵盂向人乞讨食物的情景,以此来记忆托鉢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与佛教相关的词语和文化。
2. 学习其他表示请求帮助或恩惠的成语,如“借花献佛”、“求贤若渴”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向同学托鉢,希望能借到一支铅笔。
2. 初中生:他向老师托鉢,希望能得到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料。
3. 高中生:在考试前,他向同学托鉢,希望能借到一份复习资料。
4. 大学生:他向导师托鉢,希望能得到一些研究机会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