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司
成语(Idiom):逻司
发音(Pronunciation):luó s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责、斥责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逻司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由“逻”和“司”两个字组成。逻指“探听情报、监察”,司指“掌管、管理”。逻司合在一起,表示指责、斥责他人的行为或言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逻司常用于形容谴责他人的不当行为或言论,表达对不道德、不正当行为的强烈不满。可以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工作场所或家庭环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逻司最早出自《尚书·大禹谟》:“禹曰:‘逻司何如?’”。尚书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之一,记载了古代帝王的言行。这句话表达了大禹对逻司工作的期望,也暗含了对不称职的逻司进行指责。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逻司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骄傲态度让老师逻司了他一顿。
2. 领导对他的工作态度很不满意,直接逻司他的不负责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逻司这个成语。可以将“逻”字联想为“探听情报、监察”,将“司”字联想为“掌管、管理”,这样就能够理解逻司的基本含义为指责、斥责。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逻司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与逻司相关的其他成语或词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老师逻司了小明因为他没有完成作业。
2. 初中生(13-15岁):同学们逻司了那个欺负弱小的同学的人。
3. 高中生(16-18岁):老师逻司了那个抄袭的学生,严肃批评了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