蹻履
成语(Idiom):蹻履
发音(Pronunciation):qiāo lǚ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走路姿态高傲自负。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蹻指高举,履指脚步。蹻履比喻人的姿态高傲自负,不肯低头屈膝。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傲慢,不肯屈服或妥协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了屈原在楚国政坛上的遭遇。屈原是楚国的一位大臣,因与贾生意见不合,被贾生陷害,被赶出宫廷。屈原离开时,以高傲的姿态蹲履而行,表达了他不肯低头屈膝的决心。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蹻履为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动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蹻履地走进会议室,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2. 她蹻履地回应了老板的批评,显得非常不屑一顾。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蹻履与高傲自负的姿态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高举着脚步昂首走路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含有“蹻”字的成语,如“蹻手蹻脚”、“蹻鼻子竖眼睛”等,来拓展对该字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10岁):他蹻履地走进教室,好像自己是班里最棒的一样。
2. 初中生(14岁):她蹻履地拒绝了同学们的合作请求,因为她觉得自己比他们优秀。
3. 高中生(17岁):他蹻履地面对老师的批评,不愿意接受任何反驳。
4. 大学生(20岁):她蹻履地拒绝了公司的低薪offer,因为她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