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叟
基本解释
(1).指 支离疏 。 宋 刘克庄 《最高楼·乙卯生日》词:“此生惭愧 支离叟 ,何功消受水衡钱。”参见“ 支离疏 ”。
(2).松的别称。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卷下:“﹝ 鲜于枢 ﹞於废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所居旁,名之曰 支离叟 。”亦省作“ 支离 ”。 清 施闰章 《慈仁寺松》诗:“ 支离 尔何意,不厌卧 长安 。”
成语(Idiom):支离叟
发音(Pronunciation):zhī lí sǒu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言语支离破碎,思维不连贯的老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支离叟是指老年人言谈支离破碎,思维不连贯,常常说一些毫无逻辑的话。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老年人智力衰退的情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支离叟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老年人的言谈举止,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人思维不清晰,言语不连贯的情况。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如描述老人的行为、评论某人的思维混乱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支离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徐渭的《醉翁亭记》中。故事中,徐渭描述了一个老人的形象,他言谈支离破碎,思维不连贯,形容得非常生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支离叟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形式为“AABB”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谈举止越来越像个支离叟了。
2. 老爷爷年纪大了,有时候也会变成支离叟。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支离叟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老人的思维像是支离破碎的线,不连贯而混乱,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老年人相关的成语,如“颐指气使”、“咄咄逼人”等,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奶奶年纪大了,有时候说话像个支离叟。
2. 初中生:他的思维太乱了,简直像个支离叟。
3. 高中生:老师的讲解有时候像支离叟一样,让人难以理解。
4. 大学生:这个演讲者的演讲太支离叟了,完全没有逻辑性。
5. 成人:他越来越像个支离叟,说话都没有头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