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竦
成语(Idiom):峻竦(jùn sǒng)
发音(Pronunciation):jùn sǒ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山势险峻、高耸。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峻竦是一个汉字成语,由峻和竦两个字组成。峻意指险峻,形容山势高耸险峻;竦意指高耸,形容物体高大挺拔。合起来,峻竦形容山势或物体高大险峻,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峻竦一词通常用于形容山势、建筑物或人的身姿等高大挺拔的事物。在文学作品、旅游描述、艺术评论等领域常见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峻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诗篇》中,用来形容山势高耸险峻。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汉语中常见的形容词语之一。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峻竦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山势或物体高大险峻的特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座山峰峻竦挺拔,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2. 他的身姿峻竦,显得非常挺拔有力。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峻竦这个成语。想象一座高山峻峭耸立于天际,形成一个高大险峻的景象。峻竦的发音与“军松”相似,可以将其与军队站得笔直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山、高大挺拔相关的成语,如“巍峨”、“雄伟”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这座山峰峻竦,像一把巨大的剑插入云中。
2. 初中生:他的身材峻竦,站在操场上特别显眼。
3. 高中生:这幅画的山势峻竦,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4. 大学生:这座古建筑峻竦挺拔,是中国建筑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