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
枯燥(kū zào)
发音:kū zào
基本含义:指事物干燥、单调,缺乏趣味和活力。
详细解释:枯燥形容事物乏味,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通常用来形容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单调乏味。
使用场景:常用于形容学习、工作或讲话过程中的单调、乏味。
故事起源:成语“枯燥”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篇》中,原文是“天下皆浑其心,人皆有术。唯无术是枯燥之心。”意思是说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只有没有技能的人才会感到乏味无趣。
成语结构: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1. 这本书内容枯燥无味,我读了几页就放弃了。
2. 这节课老师讲得太枯燥了,同学们都打瞌睡了。
记忆技巧:可以通过形象联想记忆,将“枯燥”与干燥的土地或无生气的树木联系起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枯燥”相关的成语,如“枯木逢春”、“枯鱼之肆”等,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幼儿园学生:今天的课堂太枯燥了,我想玩游戏。
2. 小学生:我觉得数学课有些枯燥,不如语文有趣。
3. 初中生:历史课上老师讲得太枯燥了,我差点睡着了。
4. 高中生:这本小说情节枯燥乏味,我看了几页就没兴趣了。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