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信
成语(Idiom):倚信
发音(Pronunciation):yǐ xì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凭借信任或信念而依赖他人或事物,常带有盲目信任或依赖的贬义。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倚信一词由“倚”和“信”两个字组成。倚指依靠、依赖,信指相信、信任。倚信形容人过分相信或依赖他人的话语、承诺或某种信仰,而不去深思独立的判断。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倚信常用于形容人盲目相信他人或事物,不加思考、不做独立判断的行为。可以用于批评别人盲目相信谣言、跟风行为,或者警示自己不要过分依赖他人的意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倚信一词最早出自《荀子·劝学》:“有倚信者,信人之言无疑也。”意为“有过分相信他人之言的人,对他人的话毫无怀疑。”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宾结构,倚为动词,信为宾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倚信别人的话,结果吃了不少亏。
2. 不要轻易倚信网络上的谣言,要进行自己的判断和核实。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倚信”联想成一个人过分依赖一根快要断裂的拐杖,表达盲目相信他人的行为。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不可理喻”、“不见棺材不落泪”等,了解更多与盲目行为相关的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他倚信同学的答案,结果做错了。
2. 初中生(13-15岁):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倚信他人的意见。
3. 高中生(16-18岁):政府应该加强对谣言的打击,避免市民倚信不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