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箓
成语(Idiom):帝箓(dì lù)
发音(Pronunciation):dì l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帝箓指皇帝的诏令或命令。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帝箓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帝”和“箓”。其中,“帝”指皇帝,是古代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箓”指古代官员用来记录皇帝诏令的木牍。帝箓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皇帝发布的命令,以及官员记录和传达命令的过程。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帝箓通常用来形容权威的命令或者高层领导的指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帝箓来形容某个人的命令或要求非常严厉、不可违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帝箓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在古代,皇帝的命令是非常重要的,官员们必须严格按照皇帝的指示行事。为了保证命令的准确传达,官员们会将皇帝的诏令记录在木牍上,这些木牍就被称为“箓”。因此,帝箓成为了形容皇帝的命令或高层领导的指示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帝箓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命令就像帝箓一样,不容置疑。
2. 领导的帝箓一下,我们必须立即行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帝箓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古代官员,身负记录皇帝诏令的重任,手中拿着一块木牍,专心记载着皇帝的命令。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帝箓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官制和皇帝诏令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帝箓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含义。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龙椅”、“玉帛”等,进一步丰富汉语词汇。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老师的帝箓,我们一定要听从。
2. 初中生(14岁):校长的帝箓下来了,我们要按时完成作业。
3. 高中生(17岁):政府发布的帝箓要求大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4. 大学生(20岁):老板的帝箓,我们必须加班加点完成任务。
5. 成年人(30岁):领导的帝箓一下,我们必须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