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桃李之馈
发音(Pronunciation):táo lǐ zhī ku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学生所接受到的老师的教育和恩惠。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桃李之馈源自《孟子·公孙丑上》:“为桃李者,先受其忧;为躬者,后受其福。”意思是作为教育者,先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和辛劳,然后才能收获学生的进步和成就。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学生受益于良好的教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的一段对话。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他问孟子为什么不受到学生的馈赠,孟子回答说:“为桃李者,先受其忧;为躬者,后受其福。”意思是作为教育者,先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和辛劳,然后才能收获学生的进步和成就。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这个成语由“桃李”、“之”、“馈”三个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师辛苦教导我们,我们要用知识回报老师的桃李之馈。
2. 学生应该珍惜老师的教育,将来也要成为桃李之馈的传递者。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桃李之馈”这个成语与“教育者与学生的关系”联系起来,想象一个老师在辛勤地培养学生,最终收获了一片鲜艳的桃李果实,代表学生的进步和成就。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成语,如“悬壶济世”、“滴水穿石”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教了我们很多知识,我们要用好这些知识,回报老师的桃李之馈。
2. 初中生: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他们给予我们的教育是桃李之馈,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3. 高中生:老师的教育是桃李之馈,我们要珍惜这份恩情,将来也要成为桃李之馈的传递者,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