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为
基本解释
犹无用,没用。《论语·子张》:“ 叔孙武叔 毁 仲尼 。 子贡 曰:‘无以为也。 仲尼 不可毁也。’”《汉书·贾捐之传》:“臣愚以为非冠带之国,《禹贡》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无以为。” 颜师古 注:“为,犹用也。”
成语(Idiom):无以为(wú yǐ wéi)
发音(Pronunciation):wú yǐ wé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没有办法做某事,无法从事某种行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在某种情况下,无法找到适当的方法或手段去做某件事情。常用于否定句,表示无法做某事。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无法解决问题、无法采取行动、无法应对困境等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无以为”出自《孟子·离娄上》:“离娄子曰:‘君子之道,无以道。’孟子曰:‘有以道。’离娄子曰:‘何谓也?’孟子曰:‘君子有大道,小人有小道。君子之大道也,可以致远,可以无所不至也。小人之小道也,可以致败,可以无所不至也。’君子无以为,小人无以不为。”意思是君子可以做到任何事情,而小人却可以做到任何坏事。这里的“无以为”指的是君子无法做不道德的事情。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无以为的结构是“无+以+动词+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以为力,只能等待事情的发展。
2. 面对这个难题,我无以为策,不知道该怎么办。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无法为”的意思进行对比记忆。无法为表示没有办法做某事,而无以为则表示没有办法从事某种行为。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与无法、无能相关的成语,如“无能为力”、“无法无天”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没有学会游泳,所以在水里无以为。
2. 初中生(13-15岁):面对数学难题,我无法解答,无以为。
3. 高中生(16-18岁):考试作弊是不道德的,作为一个学生,我无以为。
4. 大学生(19-22岁):面对社会问题,我们无法解决,无以为。
5. 成年人(23岁以上):在这个困境中,我们无法采取行动,无以为。
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无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