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本
贴本(tiē běn)
发音:tiē běn
基本含义:指遵循规定或准则,不偏离原则。
详细解释:贴本一词源于贴近正本,原指抄录或刻印书籍时,要与原本保持一致。后来引申为遵循规定或准则,不偏离原则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不偏离原则,守规矩,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使用场景:贴本多用于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遵循原则,不偏离规定的情况。可以用来表扬遵守规则、守法守纪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违背原则、不守规矩的人。
故事起源:贴本最早出现在《西汉书·刑法志》中,原文是“贴本则法,伐罪不差。”意思是说,只有遵循法律规定,才能准确地判定罪行,不能偏离法律的原则。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遵守规则,不偏离原则的意思。
成语结构:贴本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贴”和名词“本”组成,其中“贴”表示遵循,依照,“本”表示原则,准则。
例句:
1. 他一直贴本,从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情。
2.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很贴本,工作很有条理。
记忆技巧:可以将“贴本”与“遵守规则”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把一本规定书贴在身上,表示他遵循规则,不偏离原则。
延伸学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贴本”相关的成语,如“本位主义”、“本分”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是一个贴本的好学生,从来不作弊。
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贴本做人,不做违法的事情。
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们要贴本,不能抄袭。
4. 大学生:作为学生干部,我们要贴本,做好榜样。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