蹢躅
成语(Idiom):蹢躅(dí zhú)
发音(Pronunciation):dí zh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行走时迟疑不前,踌躇不前。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蹢躅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行走时迟疑不前,犹豫不决的状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做决定或采取行动时的不果断,缺乏决心或信心。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蹢躅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比如描述一个人在做决定时的犹豫不决,或者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的迟疑不前。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事业或学业上的停滞不前,缺乏进取心和决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蹢躅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蹢躅于渊,鹤鸣于天。”这里的蹢躅原指鹤鸣时的脚步迟缓,后来逐渐引申为行走时的迟疑不前。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蹢躅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蹢和躅都有行走时迟缓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蹢躅不前,无法做出重要的决定。
2. 在面对困难时,她总是蹢躅不前,缺乏决心。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记住蹢躅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行走时迟缓的姿势,想象一个人的脚步迟缓,踌躇不前的样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蹢躅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行走或决断相关的成语,比如“踌躇满志”、“步履维艰”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在考试时总是蹢躅不前,不敢做出决定。
2. 初中生:我在选择选修课时蹢躅了很久,不知道该选哪门课。
3. 高中生:面对未来的选择,他感到蹢躅不前,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专业。
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他曾蹢躅不前,但最终还是决心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