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躬
成语(Idiom):匪躬
发音(Pronunciation):fěi gō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不虚心谦逊、不恭敬恭顺,形容态度傲慢,不恭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匪躬由“匪”和“躬”两个字组成。“匪”指不恭敬、不虚心,表示不恭顺;“躬”指弯腰、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虚心恭敬,态度傲慢,不恭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态度傲慢,不恭敬恭顺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自大、狂妄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匪躬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曾说:“匪躬有亂臣者也。”意思是说,不虚心恭顺的人往往会成为乱臣。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态度傲慢,不恭顺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动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匪躬地对待他人,没有一点谦逊的态度。
2. 这个人太匪躬了,完全不把别人的意见放在眼里。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得非常笔直,腰板硬得像一根棍子,表示他非常傲慢不恭顺。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态度和行为相关的成语,如“逆来顺受”、“恭敬如命”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很匪躬,总是对老师不恭敬。
2. 初中生:这个学生太匪躬了,从不听从老师的指挥。
3. 高中生:他的匪躬态度让他失去了很多机会,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
4. 大学生:在职场上,匪躬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