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泽
成语(Idiom):涸泽
发音(Pronunciation):hé z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水源干涸,形容资源枯竭或无法再利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涸泽源自《孟子·滕文公下》:“涸泽而渔,薪尽火传。”原意是指当水源干涸时,可以捕鱼,当薪柴烧尽时,可以传火。引申为当资源枯竭时,可以利用残余之物。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资源已经枯竭或无法再利用的情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某个领域的资源已经耗尽,无法再继续利用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才能或智慧已经达到了极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涸泽源自孟子的一句名言。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他在这句话中用“涸泽而渔,薪尽火传”来形容一个人在资源枯竭的情况下,仍能够利用残余之物,显示了智慧和能力的极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涸泽为四个汉字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已经涸泽而渔,需要寻找新的能源。
2. 他的才华已经涸泽,再也没有新的创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湖泊的水源干涸,只剩下一滩泥泞,无法再继续捕鱼或提供水源。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资源有关的成语,例如“枯竭”、“资源匮乏”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这个沙盒的沙子已经涸泽了,我们需要重新添沙子。
2. 初中生(14岁):我觉得我的创作灵感已经涸泽了,需要找些新的刺激。
3. 高中生(17岁):这个城市的人口已经涸泽,需要吸引更多人来发展。
4. 大学生(20岁):这个行业的市场已经涸泽,需要转型升级。
5. 成年人(30岁):我的耐心已经涸泽,无法再忍受这种待遇。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