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渎
成语(Idiom):汙渎(wū dú)
发音(Pronunciation):wū d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亵渎、玷污、侮辱。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指对人物、事物进行亵渎、玷污、侮辱等不敬的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对人、事物进行不敬、不恭的行为。可以用来表达对宗教、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亵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汉高祖刘邦攻下咸阳后,项羽被迫退守成皋,刘邦派人以书信嘲笑项羽。项羽大怒,将刘邦所写的信污秽污辱后,派人送回给刘邦。此事被称为“项羽污辱刘邦”。后来,人们将对人物、事物的亵渎、侮辱等行为称为“汙渎”。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汙渎的结构为形容词+动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举止汙渎了整个家族的名声。
2. 这种行为是对神圣的事物的汙渎。
3. 请不要汙渎我们的祖先。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汙渎”拆分成“汙”和“渎”来记忆。汙可以联想到污秽、玷污,渎可以联想到侮辱、不敬。通过联想记忆词语的意义,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汙名莫如自汙”、“亵渎圣人”等,来进一步扩展对于“汙渎”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行为汙渎了学校的形象。
2. 初中生:请不要汙渎我们的国旗。
3. 高中生:对于历史人物的汙渎是对历史的不敬。
4. 大学生:汙渎他人的言论是对言论自由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