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仪
成语(Idiom):束仪
发音(Pronunciation):shù yí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束缚礼仪规范,指过分拘束、繁琐的礼仪规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束仪是由“束缚”和“礼仪”的意思组合而成的成语。指过分拘束、繁琐的礼仪规矩,形容官僚主义、繁文缛节。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束仪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指责过分拘泥于形式、繁琐的礼仪规矩的行为。可以在描述官僚主义、繁文缛节的场景中使用,也可以用于批评个人或组织对于规章制度过于拘泥不灵活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公子束鹿因为违反礼仪规定而被罚。从此以后,人们用“束鹿”来形容过分拘束的礼仪规矩,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束仪”。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会议上,一些人过分拘泥于束仪,让会议变得非常繁琐。
2. 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官僚主义严重,束仪纷繁,效率低下。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束缚住,无法自由行动,同时还被繁琐的礼仪规矩束缚着。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拘泥成规”、“官僚主义”等,以丰富对于礼仪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学校的规矩太多了,每天上学都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真是束仪。
2. 初中生:老师总是抓住我们不按照规定穿校服的人,太束仪了。
3. 高中生:学校的规章制度太多,太过于束仪,有时候真的很烦人。
4. 大学生:有些老师对于学生的行为要求过于拘泥,束仪的做法并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