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字
基本解释
写在叶上的字。指佛经。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齐天极地,为初终兮;金文贝字,搆重重兮。” 清 方履籛 《重刊<法苑珠林>序》:“至於辩意长者,成贝字之篇;善思童子,效琅函之誥。”
成语(Idiom):贝字
发音(Pronunciation):bèi z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贝字是一个汉字,意为贝壳。在成语中,贝字常用于形容物体形状像贝壳,或比喻事物的样子、形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贝字作为一个成语,有以下几种解释:
1. 形容物体的形状像贝壳,通常用来形容曲线优美、外形美观的事物。
2. 比喻事物的样子、形态,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相貌、姿态、言行举止等方面。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贝字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以下场景:
1. 形容物体的形状:例如形容山水画中的山峰、河流的曲线、器物的外形等。
2. 形容人的相貌或姿态:例如形容一个人的容貌美丽、仪态优雅等。
3. 形容事物的形态:例如形容一段音乐的旋律优美、一篇文章的结构完整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贝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孟子和公孙丑讨论人的外貌和内涵的关系。公孙丑说:“人的相貌是他的贝壳,他的内涵是他的真正财富。”这个比喻后来演变成了成语“贝字”。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贝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贝”和“字”两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幅山水画的山峰线条优美,宛如贝字般曲线流畅。
2. 她的容貌姣好,完全符合贝字的定义。
3. 这篇文章的结构紧凑,符合贝字的特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记忆成语贝字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 联想:将贝字与贝壳形状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形象的联想图像,帮助记忆。
2. 创造例句:尝试使用贝字成语来造句,加深对其意义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贝字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
1. 贝壳:了解贝壳的种类、形态以及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形容词成语:学习其他形容事物外形或形态的成语,如“玉树临风”、“如雷贯耳”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那只小猫的尾巴弯曲得像贝字一样。
2. 初中生(13-15岁):她的舞姿优美,像贝字一样曲线流畅。
3. 高中生(16-18岁):这幅画的线条优美,宛如贝字般曲线流畅。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贝字这个词语。祝你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