頽踏
成语(Idiom):頽踏 (tuí tà)
发音(Pronunciation):tuí tà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品质、道德败坏,行为不端正。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頽踏是一个由动词“頽”和动词“踏”组成的成语。动词“頽”表示堕落、堕落、败坏,动词“踏”表示踩、践踏。结合起来,頽踏形容一个人的品质、道德败坏,行为不端正。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頽踏常用于批评和谴责某人的行为不端,品质败坏。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背叛信任、违反道德准则、破坏社会秩序等不良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汉书·刘熙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刘熙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官员,他贪污受贿,品德败坏。有一天,他骑着马去拜访朋友,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用“頽踏”来形容刘熙的品质和行为。从此,頽踏成为一个形容品质败坏、行为不端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动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为举止頽踏不堪,受到了大家的唾弃。
2. 这个公司的管理层頽踏了职业道德,导致了公司的破产。
3. 领导应该带头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而不是頽踏社会公德。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頽踏”与“堕落、败坏的行为”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在泥泞的地面上践踏,象征着他的品质和道德被踩在脚下。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相关的成语,如“颠倒黑白”、“无耻之尤”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作弊行为真是頽踏,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2. 初中生:那个学生经常逃课,不学习,真是頽踏不堪。
3. 高中生:一些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这种頽踏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4. 大学生:一些大学生为了挣钱,参与了非法活动,这种頽踏行为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