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置水不漏
发音(Pronunciation):zhì shuǐ bù lòu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处理事情时十分谨慎,不露出一丝破绽。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置水不漏是一个形容人谨慎处理事情、不露出破绽的成语。比喻做事谨慎小心,不给人留下可趁之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非常谨慎小心,不露出丝毫破绽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工作中的细致认真,或者在交际中不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书·贾谊传》。据说贾谊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写文章时非常注重细节和用词,以至于连用水洗笔的动作都非常小心。有一次,他在写文章时,把水倒在了桌子上,但却没有溅出一滴水。这个故事后来就被人们用来形容贾谊谨慎小心的态度。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置水不漏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置水”表示将水放置在容器中,“不漏”表示不会溢出或泄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置水不漏,从不马虎。
2. 这位律师在庭审中置水不漏,把所有细节都注意到了。
3. 他的做事风格一向是置水不漏,从不留下任何破绽。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置水不漏”与谨慎小心的态度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把水倒入容器时,非常小心翼翼地不让水溢出来,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学习其他与谨慎小心相关的成语,如“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等。
2. 深入了解贾谊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的贡献。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在写作业时,总是置水不漏,不会出错。
2. 初中生:为了避免考试作弊,老师总是让我们在考场中置水不漏。
3. 高中生:在准备大学申请材料时,我会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仔细检查,确保置水不漏。
4. 大学生:在参加面试时,我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力求置水不漏,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